任代表,他们开始工业迁移了吗?”
“已经在搬迁了,我打听到的消息,首先从乌克兰境内的工业区开始,目前铁路线上一切以工业设备的列车通过优先,除了军列,客运都停了,动作相当大。”
大就对了,许跃平也不希望跑到危险的乌克兰去工作,谁知道苏联人不会重蹈基辅战役的复辙。
果然,看完设计图的两位大师告诉了他们一个消息,钢铁同志已经决定哈尔科夫车辆厂整体搬迁至乌拉尔地区,组建新的乌拉尔车辆厂(183厂),在华夏同志的指导下改进生产线,全力生产新型坦克。
而按照我党与苏方达成的授权生产协议,该厂每生产五辆新型坦克,就有一辆属于华夏,在苏联颁布了总动令之后,苏联将全面转入战时经济,大力新建和扩建钢铁、机械、军工等产业,以靠近中亚的乌拉尔煤铁联合体为基础,大量接收迁移到此的原欧洲地区工厂,建立起一个庞大的重工业基地,在这方面与华夏互补。
1早在1938年8月,科什金就完成了t-34的原型车a-32设计方案,但是由于主管国防建设的伏罗希洛夫元帅更喜欢他的竞争对手科京的重坦方案,后者为了讨好他,甚至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坦克,这就是kv系列,因此,t-34迟到39年底才得到了一个在钢铁同志面前露脸的机会,等到正式定型生产已经是40年中了,以致于战争开始时,苏军接收的新式坦克还不到一千辆,
第三百五十一章“苏联”级战列舰
代表团各自开始了工作,他们随机带来的两辆金鹿车则成为了华夏赠予苏联政府的礼物。
不得不说,老毛子很喜欢这种结构简单又特点鲜明的工具。
当我方技术人员开着这个小家伙在红场转上一圈,又拖了门37炮转上一圈,又在拖斗里架上一挺德什卡重机枪转上一圈时,钢铁同志就心动了。
看得出来,这种所谓“全地形车”的特点,简直就是为苏联糟糕的基础设施建设量身定作一般。
“我喜欢它,问一问我们的华夏同志,怎么卖,先来个一万辆。”
许跃平感觉自己被一个大馅饼砸脑袋上,由于重力作用,几欲晕厥,果然是典型的钢铁作风,一开口就吓死个人。
老毛子的词汇里“万”大概是个基本单位吧。
不过想想苏联红军的庞大体量,许跃平就理解了,一万辆还真不是什么大数目,二战中美国人援助他们的吉普车、卡车都是数十万辆起步,完全是当成消耗品在使用。
如今指望不上大老美了,咱们自个儿又没有那么好的基础,只能帮助苏联调整产业结构,在重工业向东方迁移的过程中,加速产业的升级换代,同时大力提高产量。
要说苏联缺什么自然资源,天然橡胶肯定得算一个,海南恰恰出产这个,最不济,东南亚又是全球天然橡胶的主要出产地,哪怕在人工合成橡胶发展到21世纪的后世,天然橡胶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于是,一项苏联大力增产钢铁,我方负责整车的反向代工协议就在钢铁同志的亲自关怀下达成,一期一万辆年底之前全部交付,采购单价为一万五千卢布一辆,差不多是一辆嘎斯卡车的出厂价了,为嘛这么贵,因为他是为了越野而生,1.8l汽油4缸发动机的功率达到了90马力,有了这颗强劲的心脏,看似小小的金鹿拥有了强大的动力,再加上划时代的四驱系统,才能在泥泞的烂糟地里来去自如,哪怕陷坑里也能靠自己的本事爬出来,千万别小看这一点,这年头,车子不掉坑里的机率无限接近零,爬坑率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钢铁同志也是亲眼看到了这一点才慷慨解囊的。1
人又不傻。
当然了,咱们也不要什么卢布,这笔1.5亿卢布的交易直接以钢材的形式交付,也是海南目前最为急需的物资。
在钢铁同志的直接授意下,交易一达成,第一批物资就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装船启运,以便在回程的时候装载第一批金鹿车,交易地点是山东青岛。
当然了,经贸协定只是一方面,钢铁同志最希望知道的是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局势的走向。
“假如德国人如期于9月1日对波兰开战,考虑到最坏的情况,此时西方已经联合起来,在背后支持德国,会不会让苏德战争提前”
钢铁同志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目前苏军正处于转型期,数量庞大而质量低下,可以说比1941年还要糟糕,而1939年的德军正处于战斗力的颠峰,挟一周击破波兰百万大军之势,很难说会不会更进一步。
任弼时只能给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