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忍啊,先机就这么白白丢掉了,难怪连英国人也说:战争一旦开始,法国人会坐在马奇诺防线里,过着巴黎人的生活。2
这话一点也不夸张,达拉第比张伯伦得到消息的时间还要早,还要全面和准确,但是他所有的努力都在议会制度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要不是雷纳担任着财长,这个第一装甲师的组建还要拖上几个月,得等到大战开打后三个月才开始搞。
而这已经是他在这两个月里最大的成就了,在军队中更换甘末林等老帅的念头,他连提都没敢提,增加国防预算、局部总动员,更是没影的事。
悲哀的他干脆在想,让德国人先打手吧,只有他们真正动了手,巴黎这帮只会嘴炮的老爷们才会紧张那么一丝丝,但也只是一丝丝而已,因为整个法国,从上到下就没人想打仗。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没救了。
1一共四个,另外三个还停留在纸面上,最早也要到9月份才组建。
21939年,著名的右翼英国人奥斯瓦尔德 莫斯利爵士就在英国的《行动报》上称“法国会怎么做?我不是预言家,但是我认为他们将坐在马奇诺防线上过着巴黎人的生活,用难令人满意的女士们装点他们的战时生活,然后回家去。”
第三百五十五章柏林阴谋
雷德尔海军元帅是坐荷兰人的道尼尔do 24型水上飞机回到国内的。
英国同行的话让他心事重重,未来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将决定德国的未来。
是经历一段时间的辉煌后彻底毁灭,甚至被一分为二,失去大量的人口和土地,沦为欧洲二流角色,无论多么富有,也被排挤在世界版图的决策者之外。
还是努力改变?
至少在这个时候,他对小胡子元首还是拥护的,他的心态也是国防军里大多数将领的一致心态,他们也许并不怎么对纳粹感冒,但不妨碍拥护一个可以让德国强大有尊严的领袖。
在经历了一系列骚操作,让德国一步步突破《凡尔赛条约》的限制,重建国防力量、进军莱茵、收复萨尔、达成德国做梦都想的德奥合并、进一步冒险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
元首的声望节节高升,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他根本不知道,在军队内部可以找到谁合作,那些历史上曾经参与过密谋的军官,此时都还是元首的拥护者。
我太难了。
回到德国的第二天,在他正绞尽脑汁思考怎么写这份调查报告时,一个意外的来访者敲响了他的办公室门。
“元帅阁下。”
军事情报局局长威廉 弗兰茨 卡纳里斯海军上将向他敬了一个标准军礼,而不是纳粹的举手礼,这个小小的细节,让雷德尔心生疑惑。
两人其实并不对应,雷德尔也毫不掩饰对对方的不喜欢。
但是,当1936年军事情报局改组时,他还是推荐了这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天才谍报人员继任,很快,卡纳里斯就崭露出了其情报天才的一面,在历次冒险行动中,准确地预料到了其他国家的反应,为小胡子元首的决策立下汗马功劳,也得以在短短的三年时间,一跃升为上将。
在他的印象中,这位是元首的铁粉。
那么,对方的来意就足够引起警惕了,他后背冒出一阵冷汗。
“卡纳里斯先生,我不记得我们有会面的预约。”
“元帅阁下,请相信,我有不得不来的理由。”
卡纳里斯脱下军帽直接扔在他的办公桌上,这个极不礼貌的动作,引起了他的进一步担心。
“我在听。”
“元帅阁下的远东之行,有什么意外的收获吗?”
意有所指,绝对的意有所指,雷德尔强做镇定,反问道。
“你代表谁来?”
卡纳里斯答非所问地说道:“有人告诉我,你在荷兰人那里见到了一些不怀好意的朋友,我在新加坡的谍报员给我发回一个消息,新任东印度舰队参谋长汤姆.斯宾塞.沃恩.菲利普斯(admiral tom spencer vaughan philips)少将离开他的办公室去了巴达维亚,我记得这个人上任的消息还是我们军情处得到的,你们一同出席了荷兰人的晚宴,关上门密谈了30,还是40分钟?”
“那又怎样,两国没有处于交战状态,这只是在第三国领土上的一种正常非官方交流而已。”
“对,正常交流,关于对元首的密谋,你觉得他们会这么看吗?”
雷德尔冷汗迭出,该来的终于来了,他反而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