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交流,听取他们的经验,接下来,是胡服做华北工作报告。
“华北局的工作,目前主要有两个要点,一是支持八路军的大规模破袭作战,二是扩大根据地面积,建立我党的组织结构,把触角伸到敌人的鼻子底下,山东解放以后,与我们的根据地直接相连,为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我们来之前,双方刚刚合作建立起一条交通线,他们为我们运来了不少的急需物资,全都是大卡车,好气派哟。”
老总笑道:“罗荣恒没有那么小家子气嘛。”
“李书记(指山东分局书记李富春)、罗司令员都很支持啊,特别是弹药,送来了不少鬼子的38枪弹(6.5有坂弹),有力地补充了我们的消耗。”
“他不晓得,那是因为人家用不上啊。”
屋子里的人都笑,就连郁郁的项英都不例外,主席总结道。
“目前我们工作的中心,就是解放东北,苏联参战以后,东北的鬼子灭亡指日可待,以前我们要靠要等,要象历史上那样接收东北,那就不要怪人家不讲道理喽,把有价值的机器、工厂一扫而光,现在呢,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解放东北,尽最大的可能保留这些工业,为了达到这个目地,中央决定成立东北局,统一领导这一工作,你们看看,谁去合适啊?”
按照组织原则,大局的一把手都是政治局委员,比如华北局的胡服、南方局的总理,包括被撤销的长江局的王明无不如此,分局的书记至少也得是中央委员,比如山东分局的李富春,东南分局的项英甚至还是老资格的政治局委员,那么,做为一个新成立的大局,东北局的书记也应该是政治局委员,六届六中全会的13名政治局委员,除张国焘叛逃被除名,剩下的人当中,康生被派到了新疆,领导那里的党组织,与军阀盛世才斗智斗勇,也算是独掌一方。
王明犯了右倾错误,已经失去了这个资格,甚至谁都清楚,对他的清算还没有开始,这个政治局委员被撤换是迟早的事。
博古与他的情况相似,目前也不可能再出掌一方,只能做些党务工作。
其余九人都在这个屋里了。
“我去吧。”
众人的目光都转过来,洛甫举起一只手。
“我向中央申请,解除党的总书记一职,出任东北局书记,请组织批准。”
主席摆摆手:“我不同意啊,我们党不是山寨,不能搞你推我让那一套,你的总书记,是全体中央委员一致选举出来的,要改变这个决定,也只能等下一届中央全会上,而不是几个关上门,就把事情解决了,而且我认为,东北局书记这个封疆大吏,你去不合适。”
王稼祥出声道:“总书记的确不合适,我毛遂自荐一个好了,东北局与苏联相连,又是与苏军联合作战,这个人选,要有一定的留苏背景为好,与他们打交道还能省下一个翻译嘛。”
老总赞同:“稼祥同志我看合适,他是军委副主席,把握全局能力强,有他坐镇,可以帮助林小鬼好好打仗啊。”
总理看了主席一眼,发现他默默抽烟没有说话。
“主席啊,你的意见呢?”
“我在想,把林小鬼放到东北,是不是合适,会不会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那结果呢?”
“就此不用,那才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啊,但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让他把党、政、军一肩膀挑起来了,就让他好好发挥自己的军事长处吧。”
主席似乎下了决心,继续说道:“同意稼祥同志出任东北局第一书记的请举手。”
屋子里烟雾缭绕,一只只手臂举起来,除了当事人自己。
1照抄的百团大战战果,人数减半。
第三百五十八章政治局会议(下)
表决通过,王稼祥同志正式出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在他提议下,杨靖宇同志出任第二书记兼东北人民解放军副司令员,林育蓉同志任第三书记兼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员、政委,同时增补杨靖宇同志为中央委员,周葆中、李兆麟为候补中央委员。
也获得了全票通过,解决东北局的问题,接下来,主席谈起了海南的问题。
“本来啊,我是有个人选的,不过仔细考虑之后,还是稼祥同志比较合适。”
总理马上说道:“我来猜一猜啊,是不是于铮同志?”
“恩来啊,你呀。”
主席向他竖起一根大姆指,胡服问道:“怎么猜到的,这位于铮同志,是不是海南的领导人?”
王稼祥也很好奇:“主席有这个考虑,为什么不说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