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啊。”
吕新民瞪了他一眼,自己笑起来。
“咱们搞个30公里武装越野没什么问题,可这连续30个30公里走下来,我是真觉得,当年红军在一边打仗一边行军的情况下,每一步都值得我们敬仰。”
“是啊,更别说他们走的路有多荒凉。”
陈锐看到,前面打出继续前进的手势,马上站起身,特勤中队的队员们结束休息,一个挨一个向前走,翻越一座座大山,终于到达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贵州省息烽县。
他们是6月中旬从海口出发,在钦州湾上岸,通过当地地下党的掩护,横穿广西省,进入贵州的。
直线距离1000公里的路程,他们走了一个多月,深刻体会了一把西南大山的壮美的原始景象。
太鸡儿难走了。
“同志们,你们可算来了。”
几个裹着蓝布包头的中年男子跟着他们的尖兵走过来,队伍中段的特勤中队中队长上前,与他们紧紧握手。
“我是贵州省工委书记邓止戈,他是省委委员、贵阳市委书记秦天真,你就是韩队长吧。”
“邓书记、秦书记,我是韩子烈,这位是我们中队的指导员尤加。”
双方接上关系,韩子烈向他们表明了来意,由于相隔太远,没有任何一种直升机能把他们送过来再返回,而且,直升机上也装不了那么多人。
“息烽监狱?”
邓止戈只知道任务来自延安,并不知道具体内容,一听之下吃惊不已。
秦天真做为当地的地下党领导人,更熟悉情况。
“息烽县城从几年前就被军统特务把持了,从县长到警察局长、保安队长全都是他们的人,这里算起,过去的每一道关卡都由军统特务守着,百姓连上山砍个柴都不行,说实话,山里头是个什么情形,我们谁也不知道,只知道里面时常送进去一些犯人,但从来没有人出来过。”
韩子烈和尤加笑而不语,他们拿出后世的当地旅游手册,这是网上的公开资料。
“你们这图片是怎么拍到的,每一幢屋子都有,路线也是巨细无遗,比我这个老贵州还仔细。”
邓止戈打断他的话:“别问,中央特派员,当然比咱们有办法,你们说吧,需要贵州工委怎么配合。”
“我们只有地形图,没有具体的守卫、防御力量分布,这就需要当地的同志想想办法,最好能弄清最近有哪些送进去,他们总要出来上个街什么的吧,敌人为什么要把山下的息烽县城完全控制在手里,不就是为了方便行事吗。”
邓止戈和秦天真给他们留下联络员,约好下一次的会面时间,分头下山离去。
特勤中队一共来了34人,人数太多不光无法隐藏行迹,也难以解决后勤问题,他们一路上没有在任何城镇或是乡村留宿,就是为了做到神不知鬼不觉,野外生存是人人都要过关的项目,不过队员们还是第一次真正地经历这种在敌区的千里跃进,打从一开始的人人兴奋,慢慢地成为了习惯,现在终于到达目的地,即将展开行动,人人又打起了精神。
这一带群山环绕,息烽监狱也坐落在一个山窝窝里,四周的高处都布置了岗哨,戒备十分森严。
当天他们决定在一山之隔的另一座山里宿营,以他们的人数,一个天然洞穴就足够了,陈锐和吕新民做为第一批暗哨被布置在宿营地以外1公里处,这是对讲机的有效距离,他们出发的时候,营里已经忙乎开了,几部手摇式发电机被队员们摇得呼呼直转,中继台开机调试、天线架在树梢上,他俩领到充满电的手台,又看到两架无人机做好了起飞的准备。
所有队员脱下老百姓的衣服,换上了驮马背来的个人装备,走出营地的时候,两人已经被绿色的伪装条遮住全身,脸上的三防油彩涂得花花绿绿,像是两只深山里的猴子。
他俩向山顶攀爬,一边爬一边验证手台的通讯能力,直到合适的距离,这个高度恰好可以看到另一面的山凹处。
“那就是息烽监狱?”
吕新民架起观察镜,慢慢地调整焦距。
“距离1800米,风速6级,有环流现象,真是个好地方,你的狙击枪,要是能在这个距离上命中,运气得逆天才成。”
陈锐举起枪比划了一下,狙击镜里的图像非常小,的确需要很好的眼力才看得清,不过至少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人影。
“来了一支车队,看来又有新犯人进来了。”
吕新民看到车队驶进大门,停在宽阔的广场上,一些人从车后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