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日军的调动情况转告给他们,洛阳地下党还要尽力组织群众尽快转移,敌人一旦不能得逞,就会把怒火撒在老百姓的身上,不能再出现南京那种惨剧啊。”
如今两党已经翻脸,八路军洛阳办事处早在三月份就撤离了,河南党组织也转入了地下,大部分人都以爱国团体的身份参与抗战救国,以果党的尿性,是绝不会考虑到城中百姓的死活的,而要让他们离城,又是一件十分危险的工作,因为城里的军统特务,正在大肆抓捕共产党,即使如此,中央依然给出了明确指示。
驻山西的日军第一军大肆出动,跨越中条山渡过黄河直击河南,也造成了山西境内相对空虚,这个消息不光我党有所掌握,第二战区长官部同样收到了信,毕竟他们是山西土著,有自己的渠道。
“长官,太原的鬼子也出动了,看样子阵仗不小。”
第二战区参谋长楚溪春少将在沙盘上点了点,阎锡山摸摸下巴,嘔巴嘴。
“小鬼子跑去河南,那里有啥好捏?”
“不清楚,军委会对我战区的指示是静观其变、待机而动。”
一说到这里阎锡山就肉痛:“动,我动个俅,说什么限共融共,他奶奶地让我们晋绥军去和八路军拼,结果咋样,我花了大价钱建立的新军,成了共产党的队伍,真是亏得底裤都掉了,信重庆那帮王八蛋,他才不管你死活,咱们就取前四个字好咧。”
楚溪春提醒他:“贺龙部可是下山了,在晋西北闹得动静很大,万一他们收复了太原,咱们山西可就变成共产党的了。”
太原是他的一块心病,落到共产党的手里那是万万不成的,他琢磨了一会儿。
“共产党的广播不是讲,日军愿意卖土吗,我寻思他们迟早是要离开山西的,到时候我们也去买块地儿?”
“这......就怕日本人狮子大开口。”
“顾不得那许多了,只要能收回太原,啥都捞得回来。”
阎锡山肉痛不已地说道:“共产党愿意打,让他们打去好了,额们可不能犯傻。”
楚溪春心领神会,暗自下去安排可靠的人手,去太原等地探探风。
第三百七十二章全线转进
孟津,黄河渡口,洛阳北面的河防要地。
猛烈的炮火在对面的果军阵地上炸出一团团火球,那些简陋的工事不是炸成碎片,就是轰上了天。
第109师团师团长阿南惟几中将看了一下手表,摆摆手:“够了。”
参谋长落合甚九郎大佐马上把他的话翻译成命令:“命令,停止炮击,步兵发起攻击。”
今时不同往日了,他们的弹药有限,经不住可劲儿地打,对付一般的敌人,得省着点。
根据情报显示,对面的敌人是果军第4集团军,一支杂牌中的战斗牌,在中条山与皇军死磕了一年多,号称什么“中条铁柱”,出于对这个称号的敬意,阿南惟几特意多打了半个基数。
看样子,炮击的效果不错,他看到,步兵很快接近了一线阵地,敌人的反击并不激烈,轻重机枪都没有听到,第一排士兵已经跃上敌人的战壕,难道他们已经逃跑了?
那样的话,倒是省了一番功夫。
突破孟津,洛阳就在眼前了,他敢确定,自己的师团是离得最近的,这首功也必须是第109师团的。
“什么中条铁柱,也不过如此......”
阿南惟几的话噎在了喉咙里,只见敌人阵地上一个个灰色的人影猛地扑向他的步兵,每一个身影都裹着一团刀光,双方很快纠缠在了一起,喊杀声震天动地。
第4集团军,也是西北军。
虽然拼刺刀,日军一个能对上两到三个支哪兵,可是这个西北军不光是大刀片子,实际上,他们的标准配备是一把大刀加一把驳壳枪,因此,在近距离战斗时,拿着38枪的日军士兵往往很吃亏。
在日军的眼中,只有两种华夏部队,一击即溃的,和死战到底的,第109师团恰恰碰上了后者。
攻击不出所料地失败了,他的士兵被敌人赶回来,阿南惟几注意到,敌人并没有追击,再次消失在战壕里。
这是一股既顽强又狡猾的敌人。
“炮火准备。”
阿南惟几开始重视起来,为了啃下这块硬茬子,在规定的时限内打通交通线,他不得不使上全力,战斗渐渐进入白热化,双方都在阵地上留下大量尸体,直到夜幕降临方才暂时退却。
孟津镇第4集团军司令部,镇上的百姓为了躲避炮火纷纷逃走,设在镇公所的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