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忠眼中一亮:“据我所知,共产党很少采取这么冒险的营救行动。”
“是的,为了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朋友,我们愿意这样做。”
“无论如何,感谢贵党的努力。”
总理摆摆手:“我说过,我们对于朋友,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周先生见我,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
“我们马上就要解决沈鸿烈和韩德勤,原因你很清楚,山东已经解放了,没有日军的存在,他们过去、现在都在一心搞摩擦,我们也不会再忍让,希望于长官明确自己的立场,不要参与其中,我们并不想与你兵戎相见,特别是在东北即将解放的前夕。”
“东北解放?你们打算进军东北吗?”
“怎么样,希侯兄,想不想带着你的东北弟兄打回去?”
于学忠当然知道,要想跟着共产党打回东北,就不能再用果府的番号,这才是人家约自己见面的真实目地。
“如果我不答应,是不是会有人举事?”
总理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于学忠明白了,这一次要解决的并不是沈、韩两个摩擦专家,而是整个孤立的苏鲁战区。
其实这一天,他并非没有准备,在共黨宣布山东解放的那一天,他就有预感,共产党不会放过他们这块小小的游击区,要知道,胶东半岛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所谓游击军,在共军取得优势的时候,很快就被一一铲除,连一点犹豫都不带的,自己虽然有几万部队,但比得过日军第12军的三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等8万鬼子精锐么?
“能给我多少时间?”
总理伸出一根手指:“10天,不管你答应与否,十天后我军都将采取断然行动,孝侯兄,你是山东人,可以回去家乡看一看,我党治下的山东解放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百姓是过得好了,还是活不下去了,与你们占据的莒县、沂水比一比,老百姓的话,总比我们的宣传要可靠吧,我来见你就是希望,不要发生最坏的情况,站到人民的一边来,共同驱逐日寇,光复国土,成为民族的英雄。”
西北民主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成立,洛阳战役的真相,已经让这些身处敌后的杂牌军信念动摇,此时又听到共产党将对他们采取军事行动,于学忠没有选择的余地,更不想东北军这支最大的余部就此被消灭,不过他还想争取一下。
“能不能像杨主任一样,先成立东北民主联军过渡一下?”
总理告诉他:“杨虎城将军已经决意加入共产党,由我担任他的入党介绍人,孝侯兄如果愿望,我也可以为你介绍,西北民主联军的改编已经在进行中,当初的旗号只是个权宜之计,又何必再多此一举呢?”
于学忠的嘴角有些苦涩,这就是待遇不一样了,假如少帅在此,或许还有一丝可能吧。
“我明白了,容我回去准备一下,尽快给予答复。”
“我要去苏北,十天之内,有什么消息都可以送到临沂,我带来的许旅长,你可以直接与他联系。”
于学忠心事重重地走出房间,常恩多迫不及待地跑进来,总理与他紧紧握手。
“常恩多同志,无论于学忠怎么选择,第111师的起义决心不变,你们回去后做好准备,不迟于七日内由驻地向沂南开拔,我党临沂部队会给你们接应。”
总理说完,又把随后跟进来的万毅介绍给他,两人这才知道,大家原来早就是一个阵营的同志。
不得不说,有些事情你求他,拖拖拉拉,形势所逼之下反而痛痛快快,总理与于学忠谈完,就把后续事宜交待给了山东分局的社会部和城工部等同志,他还有更重要的目地。
8月10日,就在入辽部队选拔完毕登船启行的同一时间,由江南渡江进入苏北地区的我党新四军先遣部队在陈、粟的领导下发起苏北战役,首先解决的是驻曲塘的陈泰运游击第8军,这支地方武装是由两淮地区的税警团改编而成,实力较弱。
由此拉开了苏鲁地区对日伪顽的最后一战,为新四军主力部队挺进苏北扫清障碍。
第三百九十一章逼近大连
旅顺口,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底端,拥有北方海岸线上极为优良的深水港,故此一直为列强觊觎,先是俄国人,日俄战争后又落到了日本人手中。
在“满洲事变”(918)之前,这里一直都是关东军司令部的所在地,日本人攫取了大半个金州半岛成立所谓的“关东州”,做为他们在大陆上的一块殖民地,也正是从这里,日本人迈出了侵略华夏的第一步,先是占领整个东北,继而挑起全面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