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浪费帝国的军费!”
陈学义不敢怠慢,马上叫人去集合队伍,在日本兵的刺刀下,他的一营歪歪扭扭地站成一个方阵,只见那个日本军官一挥手,几挺歪把子架起来,枪口对准了他的人。
陈学义吓得魂飞魄散,“扑通”跪倒在地。
“太君,太君饶命啊,弟兄们对皇军忠心耿耿,决无二心,求太君高抬贵手,放卑职一马。”
“哼,当狗还当上瘾了,既然你们承认了自己的汉奸行为,那就最好了,汉奸卖国贼,人人得而诛之,预备......”
陈学义愕然抬头,在一套日军的佐官制服下,是一张威严的面容,而这张脸他十分熟悉,因为贴在大街小巷的通缉令,全都是这张脸的样子。
“你......你是杨......”
“对,我是杨靖宇,营口解放了。”
杨靖宇一把抓下日军的帽子,他们身上的军服来自于济南的第12军后勤仓库,都是崭崭新从未上过身的,穿在身上自然阔括,别说陈学义了,就是日本人来,一时半会儿也难以判断,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竟然是共军。
就这样,登陆部队大摇大摆地开进营口,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包括日本宪兵队、特务机关、警察局、市政府在内的所有部门,在敌人毫不知情地情况下,顺利取得了一个宝贵的港口。
第三百九十四章调虎离山
从一开始,中央就没有打算在旅顺口打一场翻版日俄战争,东北的港口不多,除去军港的旅顺、商港的大连,就只有接近废弃的营口。
占领营口,运兵船便可以直接入港将人和货卸在码头上,即使接近废弃,基本的设备还是有的,杨靖宇带着一团伪装成日军提前控制城镇,其余的人从港口下船,列队通过市区,之前被日军到来吓得关门闭户的市民,大着胆子往外瞟,发现来了一支不一样的队伍。
“听说抗联回来了。”
“看样子不像啊,我听说抗联的人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这么有精神。”
“瞧见没,他们还有炮,老得瑟了。”
“杨总司令,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难怪老百姓不相信,38-39年是抗联生存最为困难的时期,被鬼子不断发动的大讨伐赶得走投无路,大量的牺牲和叛变发生在这一时期,为了断绝抗联的生存基础,鬼子使出了十分狠毒的绝户计,将原本分布在各乡的村子强行并在一起,以高墙阻隔、以民团看守,谓之为:“集团部落”。
住在城镇里的老百姓也有诸多限制,粮食要凭票不准多买,就是防止他们支援给抗联,每当消灭一支队伍报纸、广播都会大肆渲染,让百姓们知道反抗的下场,渐渐地,百姓已经习惯了抗联的队伍被打散、消灭,哪里会想到,有一天他们招摇过市,占领了一个城市。
不明形势之下,百姓根本不敢开门上街,生怕惹祸上身,对此,军管会也有办法,很快百姓们就瞅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哇,日本人被抓起来了,那个走在最前面的不是小野队长吗?”
“嗯,就是这个小野,一天到晚牵着大狼狗,传说被抓进宪兵队的没有一个活着出来。”
“可不是咋地,后面那些特务,到处祸害人,前面老李头家的闺女就被他们抓去了,听说送去日本军营,唉,造孽呀。”
“那不是警察局的王局长,狗日的也有今天。”
慢慢地开始有人走出来,发现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日伪特务、官员、警察被绳子捆着押上街头,还有人拿着喇叭在宣传。
“乡亲们,我们抗联又回来了,这一次,我们不走了,小鬼子完蛋了,营口回到了人民的手中,由你们当家作主,让我们团结一致,清算鬼子汉奸的罪行吧!”
发动群众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公审公判大会,只要参与进来,就脱不了身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最终都将投身其中,成为积极份子。
包括陈学义在内的一大批日伪汉奸特务就这样成为突破口,在公审大会上,被群众竞相揭发,各种罪行磬竹难书,要知道,东北沦陷接近了8年,远比关内要长,鬼子的罪行自然也要多得多。
“打倒鬼子汉奸!”
“杀了他们!”
群众被激发起来,公审大会立刻进入高潮,对于台上的这些人而言,几乎没有无辜之人,就连几天前才调来的陈学义部,欺行霸市、偷鸡摸狗乃至草菅人命的行为都不会少,于是,在群众们众口一辞的呼喊声中,这些人的命运已经注定。
当场审判、当场判决、当场执行,是公审大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