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上,我还要组织工人保卫工厂,那些满洲人怎么办,要是他们有什么问题,会很麻烦。”
小田源一想了想:“让心向帝国的监工把他们看管起来,不准任何人出宿舍,等到事件平息,也就过去了,满洲人没有什么反叛的意志,他们都是经过了严格斟别,家属就在奉天城里,谁敢有二心?”
“也只能这样了。”
三村友茂去找组织人手,两人都听到了炮声,心里轻松不少,因为做为兵工专家,这种炮声简直不要太熟悉,皇军制式的野战炮都出动了,问题应该不大吧。
小田源一走向大门的方向,拱形的大门依然保持了东三省兵工厂的原样,只是把招牌给换掉了,他远远地看到大门果然站着一队宪兵,被卫兵拦在外头。
“哎,奉天来的,放行吧。”
小田源一歪歪嘴,卫兵打开障碍,那队宪兵步履整齐地走进来,最后头跟着一个少佐,他看着很脸生。
“三浦大佐呢?”
少佐没有说话,朝身后一指,目不斜视地走过他身边,真是纪律严明哪。
小田源一看着这些宪兵的步子,怎么看怎么不对,实在是太生硬了,就像是第一天出操的新兵。
而且,这身高是不是有点超过平均线。
没等他安排,对方就十分自觉地分别走向各个工事、岗楼、哨位,简直太省心了。
不对,他们怎么知道要接防?
小田源一心生不妙,然后就看到,那些位置上的士兵一个个地倒下来,悄无声息地换了人,而所有的枪口,全都对准了厂区的方向。
他感觉一股冷意从脚底升起,一直冲到心里。
1资料上只有个姓,名字我瞎起的。
第四百零一章突击兵工厂
就在唐青山带着一团主力攻击大门的同时,赵尚志带着一支小分队绕过厂区,直奔孤家子而去,这里是奉天造兵所最边缘的一个工厂,远离主厂区的目地很简单。
专门生产无烟火药。
发射药、雷管、炸药,这里生产的火药提供给主厂区使用,生产工艺复杂,产品又十分危险,故而于36年从文官坟迁到了这里,同时也是新型炸药的研制基地。
离工厂还有几里地,空气就弥漫着一股呛人的味道,难怪这里人烟稀少,连田地都十分荒芜。
“工厂占地70余亩,分成数个车间,还有一个极大的原料仓库,和一个成品仓库,只有当主厂区需要时,才会通过铁路线运过去,从空中看,结构上与搬迁前相差不大,只是防卫增强了很多,这些炮楼不好对付啊。”
何只是不好对付,整个工厂孤零零地矗立在荒原上,四周没有任何遮挡,全是开阔地,光是接近就是个大麻烦,于鸿春跟在队伍中,向他们介绍可能的工厂布局,因为他在这家工厂搬迁之前就离开了东北,并没有实地的经验,但是也比一摸瞎要强。
“既然有难度,那就不搞了,炸了它算完。”
赵尚志十分清楚他们的目地,整个奉天造兵所,就属这个工厂最危险,为什么搬迁到这么远的地方?不就是害怕出事故吗。
既然没有把握拿下它,不如干脆炸了拉倒,省得这里的炸药被敌人用于主厂区,没炸着人也会炸着机器。
说干就干,他带来的是第一团的特务连,特务连长李明海是潍水河战斗的幸存者,今年只有21岁,也是山东军区最早一批接受新装备的战士。
在一架无人机的指引下,特务连从右侧接近工厂,到距离600米左右的开阔地,由班级精确步枪射手对炮楼的火力点进行压制,他们使用svd为原型仿制后定型的85式狙击步枪,在这个距离上可以达到90%的命中率。
“呯呯”
枪响人倒,敌人被惊动后纷纷涌入炮楼,三层射击孔全体开火,机枪、步枪声响成一片。
赵尚志惊讶于它的精准性,600米的距离,肉眼看到的人只有一个小小的影子,别说步枪了,机枪打出去也是弯的,鬼子的38枪号称800米有效距离,其实超过了500米都是抓瞎,真正的死亡距离是400米以内,因此,这个距离对于进攻者是比较安全的,当然,炮楼里是有炮的,鬼子甚至拆了一门92式步兵炮塞在里头。
于是,精确射手只打了两枪就更换了位置,等到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两人一组的火箭筒手开始匍匐前行,赵尚志看到他们的背上背了两个圆圆的筒子,却不知道用途何在。
很快,一组火箭筒手就爬进了500米的距离,但他们并没有停下,而是又向前爬了一百米左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