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林鄙视地看着自家老伴:“就这还说我没文化,人家那叫“蝴蝶效应”,不是狐狸吃小鸡儿。”
“得得,就你能,反正没啥事就对了,一想到又能回到鞍钢,我张红旗也是建厂元老,以后那照片挂荣誉墙上,哎哟,老得瑟了。”
“我有点怕回去,看到那厂房,就想起咱们的家,也不知道娃他们过得咋样了。”
“别想了,他们过得指定比咱好,就像歌里唱的,两个世界,各自安好吧。”
两口子和大多数东北人一样,只是想回去看看,也知道那里不是记忆中的家乡,而是刚刚从鬼子的铁蹄下解放出来。
不管怎么样,他们这批老一辈重工业从业人员,反而对于老旧设备更加容易上手,也能因地制宜地根据后世经验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是这次服务团的最佳人选。
入选人员中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伊藤幸介就是最特殊的那一个,因为他是个日本人。
“幸介君,为什么你要这样做?”
“因为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再一次被毁灭,而这一次将是灭顶之灾。”
“可是你能做些什么?”
“我也不知道,但是做为一个80年后的日本人,我相信我有比华夏人更大的用处。”
洋子和他们的两个孩子因为他的主动报名而获得了优待,不再做为敌对份子,可以安排工作,孩子也能上学,在报名之后,伊藤幸介实际上经过了一系列审查和考核,虽然他并不是共产党员,但是对于日本的结果有深刻认识,至于能起到多大作用,谁也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