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275

了不得的反击,对于舰上菜鸟水军来说,是个不错的实弹训练机会。

在“足柄”号的身后,跟着一支似模似样的舰队,其中四条驱逐舰也是原日本海军的“枞”级,吨位上要小很多,武备更是无法匹敌,只有两前一后三座单装120火炮,他们唯一的优点就是吃水浅还跑得快。

这是海防支队第一次执行外海作战任务,虽然不是对舰,但是战士们依然十分兴奋,海防支队的士兵都是从山东等沿海地区选拔的,多数都是八路军战斗骨干,比如马冠三就是山东纵队的老战士,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胜在敢打敢拼,在日籍教官的训练下,从最基本的擦甲板开始,一步步成长为合格的海军,当然这需要时间,如今在缺乏专业海军军官的条件下,只能采用这种边学边练,边练边打,边打边学的三结合路子,这也是历史上我党海军成长的轨迹。

青岛一战缴获的日本军舰成为海防支队最好的训练舰,反正都是落后的玩艺,打烂了也不可惜,由于时间太紧,只在旗舰“足柄”号修理的时候,安装了两部民用海事雷达,再加上信息部门的无人机,勉强支撑起一个简陋的信息化作战平台。

“足柄”号舰桥的原对空观察室里,拆掉了老旧光学设备后的房间安装了配合雷达的显示屏和处理系统,其中一部雷达被改造成了火控雷达,负责对各主炮齐射提供参数。

“距离3528,落点偏差227,要做修正吗?”

“不,原样照发,没有稳定器,你越修正越偏移,掌握距离就行了,打不打得到,看天意吧。”

信息官叶辰是这个新组建部门的负责人,他的部下也都是来自于南海舰队,从各基地的富余人员中抽调,除了雷达、通讯、计算机系统操作人员,驱逐舰上还有一些声呐官,负责操作用于寻找鱼讯的远洋渔船船用声呐,对于这个时代的潜艇那拖拉机般的巨大声噪,已经足够灵敏了。

出于成本和改造难度,目前对于这些旧式军舰的改造仅限于此,但是仅仅是加强了一点点黑科技,叶辰相信,在这个年代,已经是相当牛逼的存在了。

原本他对操炮更感兴趣,在观察了一号主炮塔日我混搭炮组的作业之后,便果断放弃了这一想法,见惯了全自动化炮塔的高效率,对于那些脱光衣服抬着炮弹跑来跑去的场面,实在是无法忍受。

况且,虽然管子粗一些,但就作战效能而言,037这类500吨的小艇都可以吊打“足柄”号,即使重巡皮糙肉厚,架不住人家洗甲板啊。

于是,叶辰把心思一门放在了提高它的作战效能上来,火控雷达、无人机的使用,让它从根本上与旧时代的军舰分割开来,至少是部分拥有了一点点现代化的影子。

对这种变化,我党初建的海军官兵可能没有多少感受,原日海军特别是熟悉这条船的水兵,一下子就发现了它的好处。

“雷达,是一种电子探信仪吗?”

小林仁海军大佐就是其中之一,自从改造了这个小小的观察室,他几乎每天都要爬上来看他们操作,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让叶辰有些烦,但是上级已经把这个家伙当成了“反战”典型来宣传,他也没有办法太不给人家脸色。

“差不多,电磁波懂吗?”

“懂的,原来,电波真得可以发现远处的船只,当时他们弄出来的时候,只能很模糊地显示一些波形,根本不能判断前方是小山、岛屿还是军舰。”

日本人的“电探”,叶辰也有所耳闻,没想到1939年就有雏形了,然并卵,并不是电磁波的发射有问题,而是回波的处理手段,80年的技术相差何只天渊,这个时代的显示器就是一个单坐标的十字波形,要靠分析人员的经验,一点一点地判断,很多时候就是靠猜,而现代哪怕是民船上用的,也有着精确的三维立体图显,目标可谓一目了然,当然,还需要敌我识别装置来辅助一下。

小林仁倒底是海大的高材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机器的原理,看了几天连猜带蒙,又不耻下问,居然也弄了个八、九不离十。

现在他对当初的失败已经完全释然了,有了这么牛逼的设备,虽说区区一条“足柄”,就算联合舰队最新锐的那些军舰,照样不是人家对手,因为在茫茫的大海里,先敌发现,精确测距,先敌开火是一个多么大的优势,稍微懂行一点的人都知道。

在这支初生的华夏海军里呆了两个月,他越看越觉得,当初与华夏为敌是个多么大的错误,反戈一击成为叛徒的愧疚感也越来越轻,海军在华夏的利益很少,他们更热衷于南下夺取盛产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的英法殖民地,对于华夏只想要青鸟、上海、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