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部队中还有大量的骡马,在有铁路线的时候,依托铁路线机动才是主流,但是1939年的华夏,铁道线比公路更稀有,全国拢共就那么几条,公路虽然也不多,但是硬质路面还是有的,有了机械化作业的工兵营,大部分时候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构建出简易公路,供部队通过。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工兵营只是第4旅众多辅助单位中的一个。
“哪个在唱歌哟,很好听啊。”
“啥子调子,么听过。”
“刘师长,邓政委,这是山东的本地小调,由军区政治部下属的文工团干事改编后,新填上的词,因为效果不错,就在全军区部队推广,咱们的新兵大都是山东籍的嘛,听着亲切。”
文工团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井岗山时期,红军就组建了政治宣传队,向广大农民宣传我党的政策,对于目不识丁的农民来说,照本宣科地读马列、共产党宣言显然意义不大,怎么做呢?
当然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来寓教于乐了。
八路军同样有相关部门,比如“八一剧社”,各军分区也组建类似的文艺团体,他们编文明戏、唱歌用各种手段鼓舞士气,为前线的部队慰问演出,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但是一个旅级单位居然有正式编制的文宣连,还是让他们有些吃惊。
在一个不算太高的小山城上,身穿同样军服的女兵一手举着电喇叭,一手插腰引吭高歌,圆脸短发英姿飒爽。
一曲即毕,战士们边走边鼓掌,由于她已经连续唱了好几首,要休息一下嗓子,接来来的节目换成了山东快板。
“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