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和公路网,各地之间可以快速运兵,达到相互支援的目地。
鞍山火车站,张红旗和老伴徐春林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下火车,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
“是鞍山,是鞍山,小时候我最喜欢来铁道上玩,那个时候的老火站就和现在差不多,没有啥候车大厅,只有一个排平房,趁铁路工人不注意,从栅栏里溜过来,在车站里跑来跑去,哎哟,一晃多少年了。”
徐春林也是热泪盈眶,鞍山还是那个鞍山,他们的家却没了。
“别磨唧了,一会儿想想咱们的宿舍不知道在不。”
“扯呢,那宿舍楼是5几年苏联专家援建的时候盖的,这才39年,啥都没有呢。”
“哎,忘俅了,39年,可不啥都没有吗?”
与两人一样,专家团的成员里大部分都是东北老年过冬团的老工人,基本上都生于解放后,印象里的鞍山也是解放后十多二十年的景象,与现在相比当然又不一样了。
就连现在的鞍钢,也不是苏联156援建工程中的一个大项目,而是刚刚从日本人手里解放的老旧企业。
虽然这里的高炉已经华夏乃至东亚地区首屈一指,但是在他们的眼里,依然是落后得不行。
没有时间感怀,东北局负责工业建设的党委委员军工部部长陈郁将他们接下车,坐着缴获的日本卡车一路摇摇晃晃地来到企业所在地,张红旗看到,大门上还挂着“昭和制钢所”的牌子。
到了这里,他们总算能认出一些建筑了,因为有些厂房一直保留到了70年代,正是他们进厂后最熟悉的记忆。
“鬼子认为咱们接管不了这么大的企业,没有多少人愿意与我们合作,不得已我们才向中央求援,各位师傅,东北需要鞍钢,人民需要鞍钢,我希望大伙儿克服一下困难,休息一天,明天就开始工作,好不好?”
老师傅们安静了一分钟,张红旗一边脱下外衣,大手一挥。
“扯犊子,就这堆破烂,埋汰谁呢,休息个啥啊,老哥们儿,你们说,是不是?”
“大兄弟说得对,还休息个啥啊,各自分工,那个谁陈部长,一人给安排一百个青工,要老实肯干的,大伙这就干起来呗。”
“干,闲得蛋都疼了,给小鬼子瞧瞧,啥叫工业化。”
陈郁看着这些平均年龄62岁的老人们龙精虎猛,说干就干的热情,突然感觉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
第四百六十八章 抢占大上海
王家坪,中央军委作战指挥中心,主席从八月中旬就常驻于此,基本上没有再回过杨家岭。
东北战事紧啊。
林育蓉只看得到东北这一片,罗荣恒的眼里山东军区的重整和训练才是重点,华北各个根据地也有自身明确的目标,而只有延安,中央军委的作战指挥中心里,才挂着完整的华夏地图。
当然了,如今已经换成了电视幕墙,不过展示出来的依然是华夏地图,一排排鲜红的箭头直指华北到东北之间这片小小的区域。
“8月29日,敌第一军以第109师团、第36师团、独立混成第10旅团为前导,连续对我锦州外围阵地发起17次大队到联队级别的冲锋,并辅以重炮伴随,前沿阵地守备战士沉着应战不怕牺牲,先后将敌人进攻粉碎,截止29日夜,阵地依然在我军手中,预计敌人损失在2万左右,上述部队都接近伤亡线,我军亦付出了......”
滕代远读完电报内容,老总又接过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主席点燃香烟,吐了一个烟圈。
“看来,东北局对于锦州局势的判断是有把握的,只放一个师在那里,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地呀。”
“想不到啊,一个万把人的步兵师,在没有海空军的帮助下,已经可以挡住三到四倍敌人的进攻了,林杨刘没有改变布置的计划,倒是我们在这里杞人忧天哟。”
主席摆摆手,赶走眼前的烟雾:“是啊,山东一战把部队的士气打出来了,好的武器固然可以提升战斗力,也不可忽视部队的思想建设啊,他们知道为什么要打仗,从心底里拥护我们党,才能充分地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涌现出一大批有能力肯动脑筋勇敢顽强的优秀指战员,吴明远同志告诉我,我们的解放军战士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步兵,我以为他是在夸大其辞,现在看来,并不是木有可能哪。”
“我相信。”
老总感概道:“郭鹏同志在离开延安前也和我讲过,我们的战士是最优秀的,他们可以不吃不喝饿着肚子追赶敌人的汽车轮子,可以穿着单衣卧在冰雪里几天几夜,最后冻成冰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