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后很快便能抵达战场,实施近距离空中支援,若松君,工兵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这些炮弹落到他们的身上,比炸死你的士兵更划算。”
若松平治理解了,这是打算要用人命去换敌人的炮弹吗?
“我有另一个建议,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派一些非武装人员去挖?”
“嗯?”
牛岛满马上反应过来,稍稍犹豫了一下,吐口道:“他们应该要为天皇陛下做出应有的贡献。”
很快,一队队身穿和服或是常服的日本侨民送到了前线,他们没有任何武器,只有一把铁锹或是竹筐,军方告诉他们,需要他们在离敌人很远的地方挖掘一些土坑,没有任何危险,这些侨民就高高兴兴地来了。
他们的行为很快被我军侦知,师长彭明治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变化。
“这里是战场,在他们没有放下武器投降之前,所有的人都是敌人,无论男女老少,我军没有分辨的条件,告诉张志毅,各种口径炮弹已经从沈阳兵工厂运过来,他打出去一发,我给他补充两发,只要能消灭敌人,我不管他怎么打。”
有了师部的明确指示,张志毅便将前沿炮击行动进行了大胆地机动作战,利用迫击炮轻便移动迅速的特点,在长长的正面阵地到处跑,这么做的目地除了打击敌人,还能培养更多合格的炮兵。
“快快,所有分解程序一定要牢记于胸,做到手到眼到,一分钟内组装到拆解,迅速离开阵地,这样才能提高生存能力,因为敌人可能会有比你打得更过的大炮,反击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覆盖范围也不会少于一公里。”
快速移动、快速展开、快速调整、快速射击、快速分解、快速离开。
这场大练兵性质的作战成为敌人的噩梦,35公里宽的正面,炮弹从每一个有可能发射的地方打出来,曲射炮的性质让这些炮弹无孔不入地飞向每一处坑道,打不到毫无损伤,打中了就会波及整个坑道的人,恐惧在每一个侨民的心里蔓延,不是说毫无危险吗?
他们本来就不是士兵,心理素质自然差上许多,眼看就算是拿枪逼也无法让这些人进入坑道,牛岛满必须要想别的办法,枪杀侨民不光会让士气大降,而且失去了宝贵的兵员补充。
以炮制炮是压制敌人炮火的最好办法,但这就意味着为数不多难以补充的重火力将要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中,他还是担心来自于空中的打击。
但是除此之外也没有太好办法了。
“噎,鬼子出动炮兵了。”
要确定这一点很容易,炮兵是个技术兵种,需要大量技术装备,空中要升起观测气球、校射飞机,地面要有观察哨、测量兵。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x”形的炮队镜,只要看到这个东西,就说明在为炮兵提供目标测定,再加上水平测距仪,直流式方向盘,和最普通的望远镜,便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炮兵观测定位系统,在整个二位期间,都是炮兵间瞄法的基础。
现代战争,无人机、炮瞄雷达、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等设备代替了手工测距和解算,先进在什么地方?
一是准确二是速度。
第3师的团属火炮除了120迫击炮、105无后坐力炮,还有日军联队级的改38式75毫米野战炮,这种炮在日军后期已经成为师团级的主力火炮,而像第6师团这样的常设师团,除了75毫米野战炮,还装备了105甚至是120口径的重型榴弹炮做为压制火力。
91式105毫米口径野战炮就是其中之一。
有意思的是,第3师的师属炮兵团,装备了与日军常设师团同样的火炮,一共36门。
敌人想用师团级火炮反制我军前沿阵地的迫击炮,我军也在寻找敌人炮兵的位置,然后进行远距离压制。
找到了观测员的位置,把范围往后一拉,敌人炮兵的位置就也一清二楚了,尽管伪装得很好,但是只要一动,马上就反馈到设在县城里的信息分队手中。
“找到了,发现敌军炮兵阵地,计有改38式野战2门。”
“2门也叫阵地?”
吴信泉不屑地撇撇嘴,日军为了引出我军的火力点,不再进行土工作业,而是直接出动步兵,拉出一条长长的散步线,做试探性进攻。
他将情报转给炮兵团,很快,一个炮兵连的3门105野炮就做好了射击准备。
两分钟后,敌人的观测员还在费力巴拉地测算射击诸元,暴露的两门改38还没有卸掉伪装,就被从天而降的急促射给覆盖了,这个小小的极为隐蔽的炮兵阵地陷入一片火海,不幸殉爆的炮弹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