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逃回去,对于下阶段我们的战役部署会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刘伯承、邓政委、徐向前、聂荣殝四人一齐看着没有说过话的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做为前线最高指挥,他是具有绝对拍板权的。
“左权,你看呢?”
34岁的参谋长左权是黄埔一期毕业,又有过苏联留学和深造的经历,对于这个计划理解得同样十分透彻。
“我在想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另一个方向上的苏联军队也采用了同样的战术,我们就可以与他们配合,双方同时突破、包抄在敌人的腹地会师,就如同两把铁钳,将鬼子牢牢夹住,这样是不是效果更好?”
“那就把握更大了嘛。”
“我看可以。”
“完全可以。”
“同意。”
最后,彭老总一锤定音:“那就决定了这样打,马上与苏方联络员联系,把我们的计划转告给他们,希望双方一起行动。”
很快,苏军传来回复,同意我方计划,他们也会采取同样的战术,争取与我军在敌人后方会师。
12017年日本nhk电视台播出了揭露日军731部队在华夏进行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的纪录片。其中揭露了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的另一责任主体——日本高校。当时日军与大学的联系非常紧密,军方为大学提供研究经费,大学则向军方提供“科研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40年代,日本高等学府每年向侵华日军输送的研究人员都超过100人。这些来自日本各大高校的权威学者,在731部队中被称为“技师”,和军医一样属于将校阶层,是生物武器研究的中坚力量。北海道新闻报道称,有关北海道道内的研究人员也曾参与人体试验,此前很少有人了解。
第四百九十二章 59坦克的初战
“重型战车!”
第69联队的阵地上响起一阵惊呼,是高处的瞭望哨发出来的,佐佐木勇和木村淳一赶紧举起望远镜,镜头里的画面让二人的心里都是一阵凉意。
远处出现一个个小山包似的黑影,在崎岖不平的荒地里快速前行,随着距离的接近,已经可以明显看到炮塔上高高昂起的炮管,那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战车,因为一般的战车不会有这么长身管的主炮,大都是短身管的小口径火炮,37到45毫米居多,能搭载如此长管的主炮,战车车体的吨位也必然小不了,对于日本人来说,超过“豆战车”的那都是重型战车。
“速射炮!”
36年以后的日军编制里都增加了一个速射炮中队,一共12门,每个联队能分到3门,做为反装甲之用,果军接受的苏援里,是有坦克的,虽然只是t-26这样的轻型坦克,但也不是机枪可以打得动的。
于是,仿制德国人的pak36型反坦克炮的37毫米速射炮就成为了日军的主力武器,佐佐木勇马上命令所有的速射炮进入战位,这种炮只有300多公斤重,属于轻便型支援火炮,虽然有效射程达到了近三公里远,不过对战车的有效的直射射程是1200米。
佐佐木勇有些慌,敌人不像他们想像的一穷二白,连重武器都没有多少,而是甫一露面就使出了杀手锏,日军的反装甲能力与他们的防空能力一样挫,原因很简单,华夏战场上的对手根本没有多少装甲车和飞机。
现在敌人的战车部队来了,而且一来就是一长溜,粗粗一数,也有十多辆,每辆之间的间隔是10米左右,他注意到,每台车的车身上都坐着几个人,难怪看不到步兵跟随。
“距离多少?”
“1500米。”
佐佐木勇一边观察一边询问,他在估算敌人战车的速度,结果发现,这些战车的车速达到了每小时40公里。
很快,他们就接近了1200米的射程,佐佐木勇马上下令:“穿甲弹,攻击。”
就在他下令开火的同时,位于我军阵地后方的重炮团也接到了第一个目标参数。
“距离5703,高爆弹,集火射击。”
翟英俊的连负责这个目标,全连6门152一齐向目标发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首发摧毁。
与此同时,突进的“318”车组也发现了敌人阵地上的火光。
“炮击!”
车长洪战魁在周视镜里发现了远处的火光,一发炮弹直直地飞出,对于初速高达每秒700米的37速射炮来说,1200米也就是一秒半的事儿,眨眨眼就到了。
“铛!”
正在高速行进中的车体猛然一震,于是感觉得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