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水兵把架子搭起来,在实战中培养自己的人材,加上海军学院这类专业军事院校的毕业生,最终形成良好的成长机制,但那需要时间,对于穿越不过半年的华夏来说,还是个遥远的设想。
但迫在眉睫的战争不允许这样温吞水的方式。
于是,才有了统战法宝下的联合作战思路,包括他脚下的这条军舰,都是标准的日本原装货,有什么比开着日本人造的军舰打日本人更爽的事呢?
还真有,那就是开炮的是日本海军,挨揍的是日本陆军。
“叶组长。”
叶辰回过头,两个男子走过来,身上还穿着传统的八路军灰色军服。
“肖司令员,苏政委。”
他的正式职务是信息组组长,军衔不变,目前军衔制度只在海南保留,以后还会不会有都两说,没人在乎。
“小叶啊,在想什么?”
“没想什么,就想吹吹风。”
苏振华开玩笑道:“那还用说嘛,不是想家就是想爱人了。”
“我爸妈都是普通工人,很支持我出来当兵,刚开始那两年,是有点想家,后来在部队里习惯了,感觉就是一个大家庭,一年到两年回一次,跟上学一样,平时有什么事情还能打电话,也就没那么想了。”
“你比我们强,我们出来干革命之后,家里就断了消息,都不知道老人还在不在。”
“一定在的,等到解放了,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肖劲光哈哈一笑:“说得对,咱们的亲人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说笑了几句,叶辰习惯了他们没有架子,至少平时没什么官样,这样朴素的上下级关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消失,以后再想和海军司令员聊天,你得是人家的亲戚才行。
话一聊开,他也就多说了两句:“司令员,政委,舰上这么多日本人,而且基本上都是原来的操作者,你们就不担心他们使点坏啥的?”
“我说你想什么呢,原来是担心这个。”
苏振华说道:“这些日本水兵都是经过了思想教育,主动要求帮助我军训练和培养海军的,人数不到全舰的一半,说句老实话,他们想造反,我们也不怕,入选的舰员全都是战斗骨干,打这帮小鬼子轻轻松松。”
肖劲光毫不客气地戳穿他:“别听老苏说得轻松,刚开始不知道是谁睡觉都要枕上一把枪,舰上始终驻扎一个警卫连,100多战士美其名曰海军陆战队,其实就是随时准备镇压吧。”
“嘿嘿,有备无恙嘛。”
叶辰释然,到底是老革命,都是血火中滚出来的,没人会那么天真,搞什么疑人不用,要知道,东北的历史上是有过日本俘虏大规模叛乱的,虽然这些人是海军,但也是日本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海防支队成立以来,一直在近海打转转,参加的战斗也全都是对地支援,这次任务也不例外,在支队的十多条军舰后头,跟着一长溜的运兵船,船上装载着第5师的一万多名指战员和轻重武器,他们是从山东上船在营口外海汇合,没有下船直接转向山海关方向的。
“叶组。”
一名组员来找他,看到肖劲光和苏振华,举手朝他们敬了个礼。
叶辰转过头:“有什么消息?”
“报告,我舰与山海关前指取得了直接联系,他们已经收到东北局的通报,根据战役部署,他们要求我们从山海关背后发起攻击,策应正面攻势。”
叶辰把电报直接交给肖劲光,后者看完递给苏振华:“原文抄发给5师师部吧,他们才是作战的主力,我们最多就是敲敲边鼓。”
苏振华看完转身就走:“我去电报室,这事得盯着。”
看着他的背影,肖劲光笑道:“老苏比我还心急,干政委屈材了。”
这话叶辰哪敢接,没等苏振华返回,雷达室又有了新的动静。
“战机接近,方向西南,方位318,速度700,五分钟后到达我舰上空。”
山海关日军阵地,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与参谋长田中久一少将正在视察,他们是从广州一路撤回华北的,现在又要进入东北,之前一直没有参与战斗,等于在养精蓄锐,如今总算要派上用场了。
经过广州外海的那一战,原本属于第21军下辖的台湾旅团一个也没有回来,第21军只剩下第18师团和第104师团两部,再加上配属给他的一些技术兵种,算是全军当中实力最弱的一个军级单位,因此留下来担任山海关的阻击任务就是理所当然。
全军五万多人防守着7.5公里宽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