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得到迅速解决,得益于我军在对日作战时良好的表现,双方承诺分别不在外蒙和远东地区驻军,也从一定程度上打消各自的疑虑,但是这样一来,定都问题就有待商榷了。
“北平不合适,从地理上讲过于靠近北方,又不在中心轴上,城市古建筑过多,发展空间有限,人口数量大,需要的资源太多,在国民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要投入大量宝贵的资金,经济发展之后,水资源、粮食都需要大量外调,对国民经济是一个负担,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主席也赞同:“我也认为北平不好,共产党坐天下,跑到皇家园林里高高在上充什么大老爷,与群众完全脱节,这不是一件好事。”
吴明远又愣住了,后世的首都居然第一个被否决,这蝴蝶翅膀扇得是不是大了点?
第五百二十六章 延安的秋天(四)
第二个被否决的地点是海南,在座的众人一致认为,无论是海口还是三亚都不适合作为一个大国的首都,原因很简单,华夏是个传统的陆权大国,把首都放在大陆之外的岛上,无论从哪一点上来讲都非常地不合适。
吴明远也是这么想的。
紧接着,东北的沈阳、山东的济南都被一一否决,他们的地理位置比北平还要偏东,东北做为华夏未来的重工业基地,将得到大量的投入,再来作为首都之选,发展上就太不平衡了,济南也有同样的缺点,本来就离海岸线不远,而沿海城市天然就有发展优势,没有必要再锦上添花。
同样的理由,上海也不合适。
“大家不妨畅所欲言呐,我们今天只是谈一谈这个事情,不会形成决议,定都问题,是一定要通过政治局会议甚至是中央全会来确定的,今天讨论的结果未必就是最终的结果呀。”
主席很随意地坐在炕上,点烟的手指指洛甫和陈云二人:“你们两位呀,都是上海人,所以呢,不会同意选上海,生怕人家说为自己的家乡谋福利。”
又点点吴明远:“你是海南派哟,那肯定不能选海口、三亚了嘛。”
“木有关系,共产党人都有一颗公心,就像我不会因为出生在湘潭,日后发达了,衣锦还乡了就利用手中的权利把它定为湖南的省会,不会的哟,所以你们也不要有什么顾虑,给中央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为以后的上会讨论定下调子,要不然,公有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讨论个三天三夜都没有结果,会耽误事情嘛。”
吴明远有些明白了,这是在为以后的定都做调研,至少划出一个范围来,让大家可以投票啥的,免得一个候选地的问题就要讨论好久,历史上,其实是在进了北平城以后再来讨论首都问题,那还有什么可讨论的,北平天然就占了优势,哪怕是民主人士,也会以为共产党属意这里,只会拼命地找理由附和,并不客观嘛,主席对于北平的印象会好吗?还真不会,那些压抑的高墙曾经多次让他抱怨过,但是组织制度摆在那里,又能怎么样呢。
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屋子里已经开始讨论起来,既然沿海不合适,那么目光便投向了中原地区,郑州、武汉、南京这些当前还在果府手中的城市都经过了一番分析,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很难说哪一个更合适,西部的西安也是个热门,盛世王朝的都城嘛,兰州,做为秋海棠叶的地理中心点,也纳入了视野中,甚至于长沙、重庆都有各自的理由,每一个城市,主席往往都能引经据典,追溯往来,听得吴明远津津有味,冷不防被人一口叫到。
“吴明远同志对此有何意见,怎么没见你发言?”
陈云一言点破,主席和洛甫也笑咪咪地看着他,吴明远想了想。
“接到通知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大家刚才说得都很有道理,这些选择也没有错误,无论选哪一个,我相信最终这个城市都会发展得很好,能够担负起华夏首都的职能,选在北边有北边的好处,中原有中原的好处,南方也有南方的便利,要是投票,我真不知道应该投哪个更好一点。”
洛甫笑着摇摇头:“之前主席讲,吴明远这个同志讲政治,我还在想是什么理由,现在明白了,这是谁也不得罪呀。”
主席哈哈大笑,指着洛甫说道:“总书记这张嘴,蛮有理论水平的呀。”
被两位最高领导揶揄,吴明远心里想的却是,这样的政治氛围,再过一年可能就看不到了,那些高墙大院不光挡住了危险,也隔离了人心,慢慢地开始有了官场,有了规则,有了所谓“政治智慧”,最后有了自己。
“我想从发展的角度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吴明远缓缓地道出心中所想,主席他们听着听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