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阶级属性所决定的,与经济问题没有关系。
巨港,位于苏门答腊岛东北部,这里有东南亚最大的炼油厂,每年的成品
油产量超过500万吨,岛上的人口不多,原因是大部分地区地形复杂不适合人
类居住,相应的华人也不多,1939年荷印华侨总数约为150万人,苏门答腊各
地住着20万左右,巨港是主要居住区,华人聚居区有5万多人口,在43万人口
的总数中只有十分之一强。
荷兰人有句谚语“苏门答腊岛是女王的王冠,巨港就是王冠上的珍珠”
穆西河南北两岸的布拉朱和双溪格朗炼油厂分别建于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
20年代,建成之后成为远东最大的炼油企业,其中包括了英国人40%的投资,
所产成品油也是英国远东殖民地军队的主要来源,特别是稍晚一些时候建成的
双溪格朗炼油厂,拥有本时空最为先进的炼油设施,全部由英资建设,就连工
厂的经理也是英国人,两国处于战争的边缘,除了当事者荷兰人,就属英国人
最紧张了,双方战事一触即发,他们也不得不担心起这个炼油厂的未来。
“什么?炸毁。”
“先安上炸药,不要等到华夏人打过来再后悔,别忘了,他们刚刚在新加坡
发了外交照会。”
英方经理保罗.埃文斯不敢相信他的话,巨港地区荷兰指挥官范.奥伊恩上
校匆匆扔给他一句话就赶往巨港港口海岸线自己的防线。
海滩防线修建在穆西河入海口和海岸线的三角地带,从这里一直沿伸到巨
港港口,除了这一段深达1.5米的壕沟,前面的海滩上还架设了滚筒式铁丝网、
三角防坦克桩等物,壕沟之间以明暗地堡相连,后面的支撑部能容纳更重的武
器,比如克虏伯75毫米战防炮,在范.奥伊恩上校的指挥下,为数不多的战防炮
被一一推了进去,前部宽敞的射击口将为它们提供良好的射界,与岸防那些永
久的固定炮台相比,这些炮的布置更为灵活和机动,因此也避免了在第一轮空
袭中被敌军摧毁。
在最大的枢钮掩蔽部里,范.奥伊恩举着一具德国授权生产的蔡斯双筒望远
镜眉头紧憷,身上的浅卡其色军官制服尽是汗渍和灰尘,从样式上像极了德国
国防军的制服,一顶旧式的m1927式宽檐钢盔被随意地搁在桌子上,几个参谋
人员手忙脚乱地整理文件,一群通信兵将凌乱的电线拉来拉去,最后连接到摇
柄式电话机上,电话线联接起阵地上的各个指挥所,这是本时代最先进的指挥
手段,他相信只要再过半小时,阵地就将变得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