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解决办法就会供指挥人员选择,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手
段,让前面排除阻碍,使得部队主力按时展开进攻,达成战役目标,所谓的信
息化,就是用自动处理的技术,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换,部队作出反应的时间大
大加快了,对部队训练的要求也会有相应的提高,行动上我们不能再凭两条
腿,那样会极大地耗费战士们的体力,降低作战效率,汽车、装甲车甚至是直
升机、伞兵等等,都是这一作战体制下的具体表现,还有同志们都已经见识过
的无人机的运用,可以说,无人机的出现,是下一代高科技战争的基础,制约
他的仅仅是无线通讯和卫星定位技术,当然对付果军,用不着这些,现在正在
装备的就已经足够了。”
他当然不是干巴巴的讲解,在后世那些经典的战争画面下,未来的共和国
国将军们受到了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这里头既有美军在海湾战争、南联
盟战争、阿富汗战争中的战术运用,也有我军新时代建军思想的一些探索,无
论是哪一种,放到小米加步枪的39年底,都无异于科幻片一般的存在。
当然,海南的工业还达不到一次提供30万人哪怕是80年代解放军技术装备
的程度,一部分新生产的56半、81杠随船运来,配合缴获的38枪,装备新的华
中解放军主力师,大扩军来得太快太急,人数一下子要翻番甚至是几倍,工业
产量拼了命也是赶不上的,本着有什么用什么的思路,一面接收新装备,一面
用老的栓动步枪训练新兵,就是最现实的作法。
炮兵也是一样,从迫击炮当个宝,掷弹筒少不了的时代走过来的老红军战
士,猛然一下发现炮兵下到了团、营、连队,那真是有点叫花子打灯笼 -捡到
宝的感觉。
按山东军区编制方案,师级压制火炮应该是105加榴,考虑到江南地区的
地质条件,水网河流众多,道路条件不好,降雨量大,火炮的轻量化要求很突
出,机动力要求更是高,但有个现实的问题,我军陆军师旅一级的压制火炮是
122和155口径,轻型合成旅的122车载榴弹炮也在穿越前定型装备,自起炉灶
再搞一个新型号,既浪费时间也没有必要。
于是,华中解放军的后发优势让他们成为第一批装备这种新型卡车炮的部
队。
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练兵(二)
新一批重装备是在上海港直接下的船,首先驶上黄埔江码头的是一款造型
威武的装甲运兵车。
zb-39先导生产型。
“乖乖隆的咚,好大的铁甲车。”
“比小日本的还要威风的咧。”
从市区主干道上驶过的装甲车“隆隆”作响,上海市民经历过“128”“813”抗
战,见识过果军装甲车,也认得出日本鬼子的“豆战车”“九七中坦”,哪怕不知道
专用名词,仅仅从外形和炮塔上那门高高扬起的炮管子也猜出了个大概。
别说还挺准。
“这是苏联货?”
果府代表刘斐还是有些见识的,苏联人向果军提供的一系列装备,从t-26
轻坦到i-15、i-16战斗机都从他眼皮子底下过过,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粗糙,
与眼前精工细造的新型装甲车完全不搭界。
陈毅笑而不语,任他们猜测,这种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态度反而让果府代
表愈加感到神秘。
黄绍纮在心里默默数着数,第一批运到上海的zb-39只有72辆,一艘滚装
船就能装完,这么数下来,他的心里着实有些震撼,共军已经有了成建制的装
甲部队,要知道全球也就这个水平,人家不再是“土八路”了。
“天哪,大炮!”
他和果府代表一齐抬起头,跟在装甲车后头的是一辆辆方头方脑的军用重
卡,所不同的是,每一辆的车厢上都驮着一门贼粗贼长的大炮。
这就是海南重工在6x6军卡底盘上发展出来的122卡车炮,作为新型主力师
一级的火力压制单位。
一个师预计需要36辆,一个炮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