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部队,怎么去对付武装到牙齿的敌人?
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悲哀的是,他却不得不把老路再重走一回,连个折
扣都不敢打。
郑洞国的建议具有最现实的意义,为了给军中那些吃油的家伙喂饱,他也
不得不违心地加入倒卖物资的行列,以换取更多的资金,去填补孔家的胃口,
以换取急需的汽油。
此消彼涨之下,两军的对比更为鲜明,共产党不光有海军,还有空军这个
事实,进一步打击了他们的信心,那可是很多人心底的噩梦。
“我们的空军呢,没有制空权,结果不会有第二个,干脆不要打好了。”
邱清泉看着那些怪模怪样的飞机,烦得一逼。
第六百四十四章 整军(三)
湖州长兴机场,是整个苏沪地区的第二个机场,第一个是上海虹桥机场,
也是军事专用的前线机场,由钢板铺在平整的土地上搭建而成,一千多米的跑
道一共用去了近两万块标准大小的快速敷设钢板,这也是我军的战时前线机场
建设的首次实战。
孟怀庆带着方子翼、安志敏、陈熙、汪德寿等两百多名学员一块一块地挨
个检查了这些钢板,就连地下排水沟也没有放过。
“两天,两天就建起了一个机场,还这么整齐,简直不敢想像。”
“教官说了,这是快速搭建,只保证起降的话,一天就足够了,咱们这个是
有一定保障能力的机场,不是临时跑道。”
汪德寿和陈熙小声议论着,他们都是从上海虹桥转场过来的,两地本来就
相隔不远,也在战机的控制范围以内,但前指还是决定要就近建设一个野战机
场,因为他们驾驶的是双座轻型攻击机。
强一。
别的不知道,强一座舱里的仪表数量就比歼一要多,还有中控屏,用他们
的话来说就是,贼洋气。
当然,它也要娇贵得多,值钱得多,为它们搭建一座有保障功能的机场就
是必要的,咱也没本钱浪费不是。
但这机场的建设速度,让人瞠目结舌,一个工程兵团开着挖掘机、推土
机、压路机“呼哧呼哧”干了两天,连临时的航站楼、油库都建好了,从跑道到
这些建筑物,全都像是搭积木一样,让这些在海南学习过的飞行员们又有了新
的认识。
孟怀庆不会告诉他们,这是咱们在海南的那些岛礁上积累出来的经验,先
临时再快速最后永备,一个个的航空节点就这样深入到了海疆的深入。
与早早定型的歼一不一样,强一的生产之所以上不去,就是因为到目前为
止还在改进阶段,先导生产型,二批生产型,三批生产型,每一个批次都有相
当程度的改进,都是根据前线飞行员的反馈而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积
累经验,编制飞行手册,培养更多的后备飞行员,孟怀庆的这个大队只有36架
战机,却有两百多名飞行员,就是这个道理,他们都是战斗机部队转来的,有
自己主动申请的,也有表现不错被推荐上来的,每个人至少都有一百个小时以
上的实战经验,并表现优异。
虽然先进一些,但从根子上,强一依然还是个电风扇,所以不存在适应问
题,也就是个操作习惯和更多的知识要学。
强一的机头是装了雷达的,为的是打得更准。
也为将来增加更多的功能打下基础,比如制导炸弹、空弹等等。
检查完,蹬两脚,孟怀庆踏实了,他的政委、原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主任
王集成笑道。
“老孟,你对同志们不放心呐。”
“习惯了,甭管水泥路面还是钢板路面,不亲手量一量心里头不踏实,谁让
咱们的活儿是“与天斗”呢?”
“说得好啊,说实话,第一次跟你上天,感觉比端鬼子炮楼还紧张。”
“其实没啥,我第一次也紧张,多练练就行了,政委,你行的。”
王集成“嘿嘿”一笑,他上过私塾,在红军时期就是“文化人”,又多次进政治
干部学校、抗大进修过,算是相当有学历的政治干部了,由于空军的特殊性,
经过一番考虑,被推荐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