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坐上汽车回到杨家岭,主席用自己的稿费给两个十多年
没见又从异国他乡归来的儿子添了两个菜,一盘辣椒炒肉一盘青椒炒蛋。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你们两个是喝了几年牛奶吃了几年面包的,
不晓得还吃不吃得惯家乡的菜呀。”
杨永福笑道:“我们也就吃了两年的洋面包,其实苏联人的面包又硬又干,
哪有华夏的菜好吃,国际院的阿姨有时候会想方设法地给我们搞一些青菜和牛
肉,苏联人不怎么喜欢吃猪肉。”
“好呀好呀,那就多吃点。”
主席一边吃饭一边问他们的情况,学习生活甚至是感情,得知杨永福并没
有落下中文的学习时很高兴。
“外语很重要,你学了俄语和德语,又有中文的底子,将来的前途就会更加
宽广,因为我们的建设不光要靠自己,也要靠世界各地的人民,我们要与他们
友好往来,把生产出来的商品卖出去,从他们那里买来需要的东西,把商业搞
活,都需要外语,这很好。”
主席放下筷子,目光炯炯地看着长子:“岸英呐,你有没有想过,回国以后
要做什么?”
“爸爸,我想过了,我要继续学习。”
“嗯,要学习,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每天都会有新的知识,你明
天就去抗大报道吧,在延安要和每个人一样,在学习中成长起来,不要搞特殊
化,不要见人就说是我的儿子,你们现在跟你妈妈的姓,这很好,报名以后就
用这个姓吧。”
主席想了想又说道:“与苏联代表团的接洽,你就不要参与了,静下心来,
好好学上几年,同时要参加劳动,锻炼好自己的身体,木有什么比自己亲手建
设起一座城市更有意义的事情呐,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思考一下哲学问题,
想一想马列主义在华夏是如何扎下根来的,把这些问题弄明白了你也应该毕业
了。”
“嗯。”杨永福答应下来:“弟弟也和我一起吗?”
“恐怕你们兄弟要分开一阵子啊,不过很快就会见面的。”
主席摸着次子的头,和蔼地说道。
第六百六十三章 干部待遇特殊化的问题
这一天的很多领导人都见到了分别数年的子女,老总、总理、胡服等,他们的孩子大都尚小,因为严苛的战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