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默默无闻的工作,也许到死的那一天,都没有人记得起,但是它的必要性一点也不比前两者低。
这是一个改天换地的梦想,刘清明知道有多难,才会默许他的要求。
这样的事情也不能光指着日本战俘,等到老百姓摆脱了贫困,自然会对生活的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到时候,投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经过战俘管理处细致的工作,这些日本战俘总算安下心来,他们并不需要过华夏的新年,因此,第二天,当边区还沉浸在春节的气氛中时,他们已经整队出营,带上锄头、铁锹、扁担、竹筐等工具,将赵昊等专家团队培育出来的耐旱树种栽下去。
“这种作物叫沙棘,它的根系发达,有着生固氮根瘤的特性,极具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性,因此被作为防风固沙、保水保土、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经过我们的试种试验,凡经沙棘覆盖的土地,地表径流减少80%,表土流失减少75%,风蚀减少85%。栽植沙棘,会取得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防风固沙兼具经济性,是赵昊选择它作为主要种植物的原因,黄土高原是沙棘的适种区,因此围绕它可以打造出一个产业来。
沙棘果是它的主要产物,其功效,算了,自行百度去吧,免得说作者水字数。
赵昊负责指导他们种植方法,间隔、坑深都有讲究,最后的验收也是由他的团队来完成的,凡是敷衍了事的战俘,会受到纪律的惩罚,有时候还会被自己的同伴痛殴,理由是拖了全队的后腿,经过那么几次,战俘们的工作慢慢认真起来,也基本上不会出现逃跑的现象,因为他们的面前是一望无垠的大沙漠。
春节过后,一批又一批日本战俘从华北运来,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日本侨民,这些人目前回不去,又没有地方可以安置,经过双方的协商,最终决定统一安置在榆林地区,沿毛乌素沙漠和库卡其沙漠的边缘,一口气设立了上百个移民安置区,做为过渡时期的暂时安置手段,这些地方大都无主,没有产权纠纷,人烟稀少,可以减少双方的日常冲突,避免当地人去找茬。
当然,一次性过来这么多人口,初期的粮食问题还是很大的,需要支援一些口粮和生产工具,让他们度过这段时困难期。
这些东西,需要他们用劳动来换取,修路、栽树、种草就是他们要付出的劳动,不管怎么样,华夏人民没有向他们报复,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这些日本人最终会回到国内去,在此之前,他们要考虑的是活下去。
陕北恶劣的环境,同样是他们的敌人,这些日本人将被迫与陕北人民一道,拿出全部的力量与天斗,与环境斗,在这样的斗争中,他们也慢慢安定下来。
“真濑,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家了。”
7岁的绪方真濑用力点点头:“嗯,妈妈,我会帮助你的,我现在什么都能干。”
“嗯,我们的真濑是真正的男子呢。”
绪方由纪子是主动要求来到这里的,她带着一个孩子,家里没有壮劳力,本来并不符合移民政策,不过由于本人的坚持,最后还是通过了,她将在移民点的日本小学校里教书,用薪酬养活母子俩,至于回国,那是一个看起来无比遥远的梦想。
不过,比起本土的日本人,他们至少不会挨饿受冻,这也是日本侨民愿意被安置的原因。
“那是沙漠吗?”
“对,那就是大沙漠。”
真濑并不了解沙漠的可怕,只知道看上去很漂亮,绪方由纪子搂着他,望着远处金黄色的沙漠,心里莫名地充满了希望。
第六百八十六章 穿越一周年纪(一)
位于海口市滨江西椰博路与林村路交汇处的粤泰 滨江花园,7栋一单元3602室,孙妈呆呆地坐在丈夫的遗像前,嘴里自言自语。
“你太狠心了,一声不吭扔下我们母子就走了,连个心理准备都没有,知不知道这一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小怡不在身边,回到家里,做什么都没有意思,要不是社区和组织上安排了工作,真想跟你一块儿走了算了,一年一晃就过去了,不知道你在那边过得好不好,网上有人说,人一死就能回到2019年,有些过不下去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我还有小怡啊,我不能抛下她一个人在这边啊,老孙啊,你再等等啊,等小怡一切都安顿好了,有了自己的家,我就去找你啊。”
“啪”
她的话被重物落地的声音打断了,孙妈转头一看,女儿站在门口望着自己,手里的旅行袋掉到了地上。
“小怡,你什么时候到家的,都不和妈说一声,我好去接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