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部主任袁国平在内的指挥员全部回延安,除了项英以外进入抗大高级班学习深造,他其实是有一些想法的,觉得组织上不信任,现在更是直接解除了任命,心理上有些抵触情绪,后来经过总理的开导,这才重新振作起来,与上述众人一起赶赴延安。
延安是革命圣地,但是也是有名的苦寒之地,他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也下决心改掉那些身上为同志们所诟病的洋习惯,可是万万没想到,真到了延安,才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完全出乎他的想像。
当然,并不是说有多好,而是亲眼目睹了他的变化,抗大高级班的学员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同志,行军打仗吃苦耐劳是本色,学习之余参加义务劳动神马的,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叶挺虽然错过了建立苏区、反围剿、长征等一系列艰苦的革命过程,但是对于我军的这一传统,在新四军任职期间就有过见识,自然也不会抵触,而是想要积极地融入其中。
一方面是先进的军事知识,一方面是延安的基础设施基设,他们一边学习一边亲眼见证了延安的点滴变化,共产黨在这山沟里建起了各种工厂,特别是延长县的石化基地,在第一期工程建成开始投产之后,抗大就组织了学员参观,他们被眼前林立的厂房、各种管道、生产装置、野外一排排磕头机震撼到了,有过长时间留洋经历的叶挺更是感慨万分,因为他深知工业建设的难度,果府搞了多少年,哪怕是所谓的“黄金十年”,除了培养一大批买办资本家,工业建设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否则又怎么会被日本人欺负成那样。
在这一刻,他从心里重新认识到了一点,自己曾经选择的道路没有错,回来以后他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请求组织上重新接纳。
这次主席很爽快地批准,并且亲自为他做介绍人,与他一起在党旗下宣誓的还有一个年青人,名字叫。
刘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