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纵队特战大队,名称换了,部队也扩编了,全大队从连的编制发展到了营编制,800多号人济济一堂,成为全军的先锋。
纵队领导给他们的任务很简单,拿下第4战区长官部这个最重要的目标。
目标地点确认之后,教导员尤加又把目标人物的照片打印出来,一一分发下去。
“重要人物一共有五个,第4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副司令长官余汉谋、广东省党部主任李汉魂、广东省政府主席吴铁城、广州市长曾养甫,后面三个是兄弟部队的,我们的是前两个,如果余不在长官部,也不归我们管。”
他拿起一张戎装的半身照:“记住这个人,最好活捉。”
陈锐只看了一眼就收回视线,他现在也不只是一名单纯的狙击手,而是带着一个战斗小组,以他和吕新民为中心,要承担的任务更多。
他的记性很好,只一眼就将照片上的人印在了脑海里。
3月7日晚上10点,凌晨即将到来前的2小时,凌水、乐东等机场灯火通明,一架架战机停在跑道上,它们既不是海航的主力战机歼11bh,也不是更先进的双座型歼16,甚至不是轰6、歼轰7这类的轰炸机,而是有着奇特外形的量产型强一轻型攻击机。
高云翔和他的搭档武荣浩对此毫不在乎,出击的飞行员中有一大半都还没有毕业,他们既是教官也是带队的指挥员,谁让组织上不给飞先进机型呢。
“听说,飞研院的专家们在搞反向测绘,不知道是歼7还是歼6。”
武荣浩一边检查机载武器,一边随意地闲聊。
“反正不是歼11也不是歼16,都一样,我觉着,明年能把强五弄出来就不错了,这强一吧也就能欺负欺负没有制空权的果党。”
“五爷就算了吧,还不如这强一呢,至少它飞得远。”
飞得远是很重要的特性,对于攻击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那就代表它的滞空时间长,海口到广州的直线距离超过500公里,强五的小短腿很难持久,强一虽然只是个电风扇,但是挂上中腹付油箱后,航程大增,再加上低空低速特性,其实是相当理想的舔地机,只是二人开惯了先进战机,一时看不上而已。
没得开,看不看得上又有什么用,经过半年的系统训练,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一机型的特点,并在试飞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最终量产型的下线,有他们的很大贡献,现在玩起真格的来,两人竟然找到了当初第一次飞歼16的感觉。
“各中队注意,各中队注意,1号、2号跑道已清场,你们可以做好出击准备了,完成准备后依次出发,注意任务目标。”
“一中队收到,完成出击准备,请求进场。”
高云翔结束聊天,点火启动,操作座机缓缓前行,当先进入滑行道,他的中队各机依次跟在后头,翅膀上都亮起了一闪一闪的夜航指示灯,“嗡嗡”的划桨声渐渐变大,已经进入主跑道的中队长机率先滑跑起飞,展翅飞向夜空。
“没有数据链,我们怎么确定目标?”
武荣浩问道,高云翔打开中队频道,回答他也是解答所有队员的疑问:“从现在开始,我们所有飞机由地面雷达引导。”
“干嘛不出动一架空警?”
“已经出动了一架,另一架待命接任,再加上海上的需要,我们这点战斗,没有必要浪费宝贵的预警机飞行小时了,放心吧,组织上考虑得比你周到。”
高云翔有理由乐观,强一在他们看来比较原始,那是相对而言,放到这个时代妥妥的黑科技,能在夜里到处乱飞不迷路的,这个世界上的战机还真不多。
很快一个中队的强一在空中结成菱形编队,以经济速度巡航,需要一个半小时到达广州上空,一中队的目标就是这里。
半个钟头后,他们与海面上的船队取得联系,地面指示信号将同时为他们提供无线电导航,武荣浩将无人机回传的画面放大到数显屏上,虽然这块屏比较糙,感觉是某二手山寨平板的发挥余热,但基本的功能还是有的,他只是担心,地面导航的准确性,想了想还是把火箭巢调出来,同时打开了雷达的下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