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55章

"

沈昌焕怒火中烧,强压着说道:"你吃的、用的、读书的钱,都是国府给的,你现在告诉我,你要投奔共产党?你的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沈昌瑞摇摇头:"你这话说得,当年的清王朝送出去多少留美幼童,他们最后殉葬了吗?国家从来就不是某一党某一人的,你忠于的也不应该是某一党某一人,共产党在走强国之路,他们废除旧约、收回租界、赶走日寇,马上又要进军日本,凭心而论,哪一件不是我们做梦都想干的?我们为什么要反对这样的政党?"

"别说了,你给我滚,滚出去,我没有见过你,你也不曾来过,滚!"

沈昌瑞慢慢起身,从他身边走过去,低声说道:"大哥,保重。"

"滚!"

门在身后重重地关上,沈昌瑞在门外停了一分钟,毅然拔脚离去,公寓对面的街口停着一辆小轿车,他拉开后门座上去。

"说不通?"

"被我哥骂出来了。"

"你的身份暴露了,我们会安排转移,回国吧,那里需要你。"

沈昌瑞有些犹豫:"我大哥不会有危险吧?"

"放心,我们从不搞暗杀,人各有志,希望他早些醒悟,不要成为我们的敌人。"

车子慢慢向前开去,沈昌瑞一点都没有即将将回国的喜悦,快到目的地的时候,突然开口。

"我想留下来,在这里做更多的工作。"

"可是你大哥已经知道你的想法了,会有危险。"

"他早就知道我思想左倾,但我没有告诉他我加入了组织,而且我相信,他是不会告发我的。"

"不行,地下工作有铁的纪律,你出问题,会威胁整个组织。"

沈昌瑞并不气馁,依然坚持道:"我相信,我在这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知道,组织在美国发展一条线有多不容易,放弃了太可惜,请向上级转告我的请求。"

第八百八十八章 流亡政权

印度东北部的兰姆伽,是一个偏僻的小镇,周围除了荒地和河谷,人烟稀少,1940年8月开始,这里陆陆续续来了一批批军人,他们在这里开荒僻地、安营扎寨,建起一座营垒、平整出一块块场地,甚至还种起了地。

两个月后,这里已经聚集了30多万军民,为了容纳这么多人,英美方面经过协商,把周边的数百平方公里土地划出来,供他们使用,不多的当地人被强行迁走,以免发生矛盾。

"你们现在的每一笔开销都是从那个帐户中划出,美国政府不得不亲自监管,这是必要的程序,否则我们无法向国会交待。"

尼尔斯.约翰逊从美国驻重庆大使变成了驻"流亡政府"大使,也是为数不多,跟着他们一块儿逃到这里来的外交人员。

如果没有他的斡旋,事情恐怕不会这么顺利,要知道英国人是不会给国府面子的,何况是这么大的行动。

在美国人的压力或者说是收买下,英国不得捏着鼻子认下这个结果,其实他们并非心甘情愿,好在他们对美国有所求,又被保证了不会落地生根,并且支付相当的报酬,算是租了块地给他们,又能给共产党政府添添堵,一举两得。

但即使这样,英国人也没有给他们好脸色,对于武装人员,他们做了严格的限制,枪支弹药在入境时就被收缴,美其名曰"中立法则",到了兰姆伽,又对他们的行动加了诸多条条框框,甚至连种什么都有规定,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成为这里的主要农作物产出,并由英国人以统一的价格收购,再去购买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这样一来,这些人就成为了英国人的廉价劳动力,他们比印度人勤奋,能吃苦,会耕作,最重要的是比印度人更听话。

当然这是指的下层普通人士,政府高官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反而获得了诸多特权,因为英国人也要靠他们来治理下面的人。

但是这个结果,并不是国府官员希望看到的,他们又不是来开荒的。

对此,约翰逊劝他们要暂时忍耐:"没有任何国家,愿意一次性收容这么多的难民,如果不是美国人出了线又施加压力,大英帝国怎么可能容许你们进入印度,这是他们最重要的殖民地,缺人吗?"

何应钦十分恼火:"我们是流亡政府,不是难民营。"

"假如你认为这个名称不好听,我可以与英国人交涉,让他们称你们是"流亡政府",但是结果还是一样,你们需要经济来源,这是最好的方式,劳动换取报酬,很公平。"

公平个鸡儿,何应钦还想反驳,被孔祥熙拉了一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