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配合,借着公审大会维持秩序的名目,开始在几条主要的干道上安装摄像头,接上电线、光纤,设置监控室,一通忙乎下来,不知情的人都当是他们在装喇叭,早就见怪不怪了。
第一审过去了三天,何键、夏斗寅、许克祥屠夫三人组被判处死刑,在上海市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人甚至自发地买鞭炮当街施放,可谓“大快人心”,紧接着,第二波审判公布在报纸上。
“汪逆等百余人,共产党大手笔啊,说得我都想亲眼去现场看一看了。”
杨树浦旧船厂,戴老板从报纸上看到政府新登的启示,毛人凤赶紧劝道:“虽然易容之术浑然天成,然共产党诡计多端,还是不要亲身犯险地好。”
“说说而已,他们不是现场直播吗,听听也是无妨,还真想知道,他们要拿汪逆如何,最要紧一点,盯死从龙华到跑马厅的路线,看看共产党会怎么走。”
“属下明白,一定查个水落石出。”
第九百一十二章 三反运动
吴明远带领的国家计委筹备组成员一共12人,除了3位成员来自于海南,其他的都是原中央领导和学者专家,军工局副局长李强作为副组长加入其中,从一开始就见证了延长石化基地的诞生过程,对于这个新机构既好奇又陌生,当他知道这个貌不惊人、名字也不惊人的小组,竟然决定着未来共和国产业布局时,马上变成了兴奋、紧张和压力重重。
按照日程,筹备组将在新华夏正式成立后改组为计委执行局,他们这12个人也就是本机构的创业元老。
“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先进国家,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一句口号,诚然,我们的国家百废待兴、一穷二白,但是这个先进指的是什么?”
吴明远向他的组员做第一次报告时,就阐明了国家计委的作用。
“制度!”
他挥动手臂,用力地说道:“这是我们的先进之处,国家计委的作用,就是把制度上的先进,转变成国家实力上的领先,同志们,我们很穷,这是事实,国家到处都需要建设,有限的资金,要在我们的手里,发挥出1+1大于2的作用,一分钱不光能掰成两瓣花,而且要花出两分钟的效果,才算是完成了组织上赋予我们的重任。”
国家计委将决定重大项目的落地和投资,在国家初创之时,有限的资金只能用在刀刃上,为了完成初步的工业化,预计中的400多个项目将分散在全国各地多个省市,具具体放在哪里,是每个省市争取的重点,虽然还达不到后世门庭若市,各地专门建一个驻京办来搞关系的地步,但是有些头脑灵活的领导,已经有了一些积极主动,跑步“钱”进的思想,吴明远看到他们就会想到当年自己进京跑项目时,在发改委的大门口以一省之尊,向某个手握实权的处级、科级干部示好的样子,有些事情,并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这就是唯物主义。
他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供路线图,所涉及到的400多个项目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点都轻忽不得。
好在类似的规划,早在他们和延安联系上的时候,就有专家组做了一些尝试,大致的方向早已经有了,他们需要做的是具体的实施方案,决定项目落地的地点、资金筹措、生产设备来源、工人培训等等,这些就是他们将来与对口省市打官司的底气,到了十一月,他们总算拿出了一个初稿,吴明远携稿去向中央汇报,一进大院就听到主席的声音,还不小。
“没有了刘青山,还有张青山、李青山,你们看看,一个东北局9个省,竟然抓出来上百名腐败份子,有一些还是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为了几百块钱,党性党性不要了,良心良心喂了狗了,这是何等可怕的事实啊!”
看到吴明远,主席停都没有停一下,继续说道:“全国还有多少这样的人啊?我看还是要走群众路线,让人民来揭发这些腐败的现象,把“三反”运动深入下去,正好顺势建立起信访监察制度,不能把这一切,都放到人的自觉性上去。”
陈云说道:“南方各省也有类似现象上报,不过总得来说,数量并不算多,应该是得益于我们之前的“整风运动”,在干部进城之前,所做的一系列自我审查、自我检讨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我注意到,有些案件的性质值得商搉,比如发生在铁岭县的这起案件,是县委班子把本该用在救济上的钱挪作了修水渠,农民有意见反映到区委,他们的作法肯定是错误,不过并没有把钱装到自己的腰包里嘛,“贪污”是不是过了?”
“违反财务制度,改变钱款用途,这同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