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运动大会”的,转眼就成了阶下囚,真是三十年何西、三十年河东,莫欺少年穷啊。”
“我呸,汉奸!”
市民们议论纷纷,虽然看不清汪某人究竟坐在哪辆车上,并不妨碍他们吐口水,好在有战士站岗,不然冲上去一顿砸也是说不准的。
一百多个人,加上押车的足足动用了十多辆汽车,长长的车队穿过城市,也算是为接下来的公审做了一个预热。
“让一让,让一让啊啊,小心溅到。”
熊剑东推着装了一大半的粪车往前走,行人纷纷避之不及,他跟着车队走了一一段距离,到路口的时候,看到一辆黄包车停在对面,一个挟着公文包的西装男子叫了车,临行前向他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熊剑东会意地调了个头,转向相反的方向而去。
他有意从军管会的大门前经过,看到一辆小轿车停在楼下,不知道又来了什么大人物,看到站岗的解放军看过来,赶紧压下帽子,快步走开。
“介绍一下,罗章龙,党外人士,来给我们作证人的,这一位是?”
罗章龙给他们介绍:“杨永福,抗大学员,因公出差。”
看到眼前的年轻人,彭刚只觉得眼熟,不过也没有问什么,杨永福告诉他们,他此行的目地除了公干,还有一个,寻人。
“我想寻找我的亲弟弟,他在四岁时走失,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听说上海有一种寻人的办法,可以通过血缘找到亲人,能不能让我也试一试。”
“他多大?叫什么,怎么走失的?”
“他是民国16年4月4日生的,到现在应该13了,名叫杨永泰,4岁的时候在保育院走失的,应该是在戈登路那一带。”
“你对上海很熟?”
杨永福笑了笑:“很熟,大街小巷都认识。”
罗章龙问道:“这种情况可以找到吗?”
“不好说,先留个样本吧,正好我要去那边,带你们过去好了。”
这种要求并不少见,最近要求寻亲的人数很多,有找到的也有没有下落的,不管怎么样,dna样本库已经建立起来了,多增加一个也是很自然的事,彭刚带着他们去了鉴定组,就在军管会边上的一所公立医院。
海南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主任俞培林教授亲自接待了他们,看到彭刚,将一份检测报告交到他的手上。
“这是你委托我们做的检测,结果已经出来了。”
彭刚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一大段鉴定结论。
“d8s1179等19个str基因均为人类的遗传学标记,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联合应用可进行亲权鉴定,其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9999989......在上述结果中,被检孩子未能在d21s11、d18s51、d16s539......等基因座不能从被检父的基因型中找到来源。”
他直接跳过去看结论,上面赫然写着:“经我中心鉴定,被检测人何阿大与父型确认无血缘关系”
“他不是何孟雄烈士的孩子?”
俞培林摇摇头:“如果你的样本来源没有出错,我的结果就是这样。”
“都对得上啊,为什么不是呢,还有没有别的姓何的烈士遗骸?”
“目前没有发现,你也别着急,或许是孩子记错了呢。”
他们的声音不大不小,罗章龙听了一耳朵,诧异地问道:“何姓的孩子?多大。”
“14-5岁吧。”
“我有个同志牺牲在上海,他的孩子如果活着,差不多有这么大了,他恰好也姓何。”
彭刚赶紧问道:“谁?”
“何今亮,他的夫人叫赵兰花,新婚后三天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第二年孩子出生,他已经是上海总工会的领导干部了,算算时间正好15岁左右,可惜,那一年敌人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他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只有26岁。”
“412”时牺牲,孩子15岁,彭刚很激动,连忙问道:“他的遗体埋在哪儿?”
罗章龙摇摇头:“这就要问一位上海滩的大亨了,听说我们收回香港时他也在被抓捕的名单上,想必已经送到了上海,你可以去龙华监狱打探一下,应该有结果。”
他的话还没说完,彭刚已经拔脚就跑,因为他知道这位烈士是谁了。
第九百一十四章 审汪
“观众朋友们请注意,现在进场的是今天审讯的被告,他们曾经身为国府高官,位高权重,有的还是“革命元老”,在抗战最危急的关头,他们不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