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们师的车辆提供油料。”
东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北集团第一副政委杨靖宇与第38军军部一起到来,他们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就有过密切合作,彼此之间十分熟悉,军长梁兴初大喜过望。
“太好了,有了电力,很多问题就能解决,如果他们给力一点,把群众搞起来就更好了。”
杨靖宇很奇怪:“日共没有地下党吗?”
“有,我们解放这里的时候,有一些人自称是日共党员,后来经过证实,他们也的确在花名册当中,只不过这么多年以来,他们除了顶了个共产党员的名头,什么工作都没有做过,更别提发展组织,我们问他们为什么不做事?你猜他们怎么说?”
杨靖宇想了想:“怕死吧。”
“他们说,要不是什么也不做,根本活不到现在。”
杨靖宇摇摇头:“什么也不做,他们入党做什么?”
“或许是他们想退党,却找不到组织吧。”
其中固然有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对地方上的控制很严,极大地限制了他们活动的空间的困素,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他们并没有斗争经验,看到很多同志被捕被杀害,吓得什么都不敢做而已。
梁兴初接到第112师的报告也很恼火,但恼火归恼火,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个国家长期处于上升期,当裤子实行了初步工业化,国民的精神力正是最强的时候,指望他们低头,只有一个办法。
就是冈村宁次在九州岛上搞的,不得不说,日本人更了解日本人。
现在的问题来了,部队肯定无法在当地征集到粮食,当地人缺粮缺得厉害,还要靠他们来救济,这也是“新日解”目前干得最多的一件事,向华夏叫苦,以前没有上岸管不着,现在都解放了,总不好让百姓饿死吧。
所以,大量的粮船又占据了港口通道,直接影响作战物资的运输,就这样,北集团在得到补充之后再次发动攻势,一边开路一边作战,朝着他们的既定目标-大阪而去。
他们的作战,没有吓到日本陆军,却把吴军港的海军吓了一跳,因为他们就算跑得掉,那些军舰怎么办?
当井上成美到达福冈的同时,第112师终于突破了大山,即将进入大阪湾。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南北突击(二)
“他娘的,鬼子打疯了。”
第12军第35师第103团团长张宗衡恨恨地说道。
如果说北边的敌人是依托地形节节抗击,前且使出了坚壁清野的狠招,那么南集团所面临的鬼子就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谁让他们的面前是东京呢。
守卫这里的是战前7大常备师团之一的近卫师团,也是唯一没有出过本土作战的主力师团。
到了1941年,以原近卫师团为骨干组建了5个新师团,称为近卫第1到第5师团,编成地都是东京,也被称为“东京军”,全军达到了12万人之多,除此之外,还有负责东京湾及其他地区守备的常规师团20多个,大都也是新编成的,这一带是日本的精华地区,号称“帝王业”的关东平原。
从左到右,依次是横须贺、横滨、川崎、东京、千叶、木更津、船桥等一连串大大小小的都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第12军一上岸就遭遇了最强抵抗。
首先是扼守东京湾两边的海岸炮兵群,这些大炮不光口径大射程远,而且修筑了厚厚的钢筋水泥碉堡,普遍都达到了防500-1000公斤炸弹的功能,有些还深埋地下,只在作战时才升起来,而且布置了全日本最多的防空高炮。
就连航空兵都在这一带碰上了有史以来最为密集的防空炮火,所有参战飞机降落之后机体都布满了伤痕,小鬼子没有近炸引信,但是定高引信也会造成一定范围的弹幕区间,飞机在这个区间要承受高速弹片的打击,运气不好发动机被击毁就会造成坠机,中小口径高炮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事实上,这类炮火的击坠率更高,为了避免过大的伤亡,飞机往往只能高空投弹,又会造成投弹效率的低下,无制导的普通航弹在3-4000米高空落下来,偏差大得惊人,基本上命中只能靠信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普通炸弹上装上制导尾翼是后世普遍的做法,而制导方式也多种多样,哪怕是最原始的无线电制导,都远比乱扔要强。1由于东京湾是水雷封锁的重点地区,他们选择的登陆地点是东京湾两大半岛之一的三浦半岛外侧,它的对面就是海军4大镇守府之一的横须贺镇守府,也是日本著名的军港。
战斗从一开始就完全不一样,敌人的防守十分严密,各种火力配备十足,从大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