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洋灰(水泥)?铺满南京、上海的市区就不错了,哪有余力扔到这种鸟不拉屎的山沟沟里来?”
“是啊,延安是什么地方?一个破旧小县城而已,前几天经过的时候,他们告诉我这是延安,我都不敢信,他们居然在黄土高坡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有那钱,投到哪里不好?吃利息也可以吃一辈子呀。”
抗战的这些年,关于果府有许许多多的传闻,有的涉及到了最高领导人,他们平时听到也是不敢传的,现在,很多事情都被揭露出来,原来真得有一大批钱在美国人的银行里生利息,利息用在哪里?
只有天知道。
反正在那几年搞“捐机运动”的时候,全国收到的捐款总数可以买下5000多架飞机,而果府空军开战后拥有多少架呢?
314架!
不管果粉怎么洗,这个结果已经充份说明了一切,当然,传言很多,他们也不敢尽信,只能选一些通用的段子来调侃,没有人再在乎当事人是谁了。
王耀武等人的感叹,是绝大部分人看到延安新城的第一感觉,要知道,他们的最高领导人,现在还住在窑洞里,传说中的“宝塔山别墅群”,同样是个段子,共产党在节衣缩食搞工业,搞基础设施建设,他们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国家建设上面,这是一股多么可怕的力量啊。
这条北上之路,也是洗涤心灵之路,或许共产党是有意让他们感受一下祖国的变化,好在一路都是火车和汽车,并不觉得劳累。
他们看到了农民在农闲时,成群结队地被组织起来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开挖道路,工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步子飞快,不是为了抢吃的,而是节省每一分钟用于生产,学生在课余之时,纷纷上街宣传、动员,而不是游行示威,军人在训练之余,还会主动地帮助驻地的老百姓干活,就连商人,也不遗余力地出钱出力,认购刚刚出炉的“爱国公债”,手脚稍微慢一点都抢不到。
这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一个全民一致谋幸福的国家,这不就是他们投身黄埔时,希望能实现的梦想吗?
王耀武等人一下子失了声,原来共产党一点都没有说错,真正践行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其实是人家。
“各位,我们的终点站到了,请各位不要挤,依次下车。”
长长的车队驶进一个营地,王耀武注意到,拱形的大门上方镶着“西北防护林战犯管理所”几个字。
营区的墙面上刷满了一行行的标语,是那样的醒目。
“劳动改造思想。”
“进步带来新生。”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强制劳动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历史上的榆林,“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恶劣的生态环境导致庄稼十年九不收,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节点和前沿地区,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点地区、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区域和全国两个跨区域防沙治沙示范区之一,榆林生态区位敏感且重要,必须要进行合理的、科学的、长期的规划。”
新华夏成立之后的第一任林业部部长是原果府将领邓宝珊,本来中央有意请他出任甘肃省政府主席,被他婉拒了,宁愿来到自己曾长期驻守的榆林,因为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防沙治沙工程。
榆林是西北的门户,延安的北大门,也是高土高原的北方边界,常年干旱少雨,风沙连天,没有人比邓宝珊更清楚这里的环境,没想到,共产党定都延安,榆林迎来了一波大建设大发展,作为资源大县,能源开发成为重中之重,而环境又是优选级最高的建设项目,排在铁路和公路之前。
共产党竟然在建国之前就对这一带进行了勘探和规划,除了两条公路一条铁路,对榆北沙漠丘陵地区的防沙固沙治理,已经进行了一年多。
赵昊指着不远处的河堤说道:“过去的一年半,我们动员了5个县20多万劳力,对无定河进行了加固和河道疏通,在两旁种植了100万株绿植,以保持水土,这个工程全线竣工之后,榆林地区最大的水患就彻底消除了,接下来我们要与老天爷抢土地,把前面的沙漠变成绿洲,预计花个20年时间实现这一目标,每年植树不少于一千万株,整个榆北防护林预计需要种植树木22亿株,到时候,榆林将变成塞北绿洲,再也不会有黄沙漫天的景象了。”
林业部副部长是海归博士梁希,闻言感慨道:“22亿株,20年持续种植,动员的人力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