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92章

,目前依然是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虎臣,你事务繁忙,还要应付我这个老长官,身体怎么样,吃不吃得消?”

“还成,上学那会儿,中央医院的大夫做了全面检查,没有大毛病,现在我是干劲十足啊,如果不是国务院要开全体会议,现在我还在包头呢,你知道那里吧,蒙古高原上,我们准备建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体,光是工程兵就派去了三个师,要修四条铁路两条公路,那里还有老毛子呢,在高原上修路,他们有经验。”

冯玉祥打量了一下对方,与建国前相比,人更加结实了,精神焕发,要知道,杨虎城已经正式入党,是部里的党小组副组长,而他自己不过是个党外人士。

“陪我走走,给我说说,你的工作。”

冯玉祥干脆也不坐车了,与他一同背着手,慢悠悠地向新区走去,天色已经黑下来,四处都是打着照明灯的工地,机器的轰鸣声让人不觉得烦,反而异常地激动,共和国的建设就是这样争分夺秒,彻夜不息地。

进行着。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全国一盘棋(二)

冶金工业部大楼还没有建成,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和建筑工人一样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因为他们也是劳动力,每天都会抽出两、三个小时到工地上劳动,干什么?

搬砖。

在长安新区,这样的帐篷比比皆是,就连总理都不例外,从总理到部长,没有人有单独的帐篷可住,最少也是4个人,最多8个人,冯玉祥看到眼前的一切,摇摇头。

“共产党真是在做实事啊,明明西安城就有旅馆,还有没收的敌伪产业,公馆、洋楼,空出来摆在那里,外国人住得、市民进得,干部住不得,建国前你们苦,你们住窑洞,勒紧裤腰带搞革命,我都能理解,现在天下姓“共”了,一国最高领袖依然住在窑洞里,总理住在帐篷里,部长与普通干部一起住,谁也没有多出一张床,这样的帐篷我已经住不习惯了,不是人精贵了,而是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会痛。”

杨虎城开解他:“老总,你没到60呢,不算老。”

“你也别安慰我,自家事自己知,能活着看到新华夏成立,能为当年的军阀行为赎罪,我冯某人就没白活这一世,虎臣哪,你是好样的。”

“荩枕(张自忠)才是好样的,这会子已经看到东京了吧。”

杨虎城并不羡慕,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再带兵了,不如在地方上干点喜欢的事,为建设祖国出力,冯玉祥拍拍他的肩膀。

“你们都是好样的,前几天仿鲁(孙连仲)还对我说,想出来工作,我问他想干什么,他说想为家乡出点力,这是要官哪,共产党的官是能要来的吗?我当场就把他攫回去了,我说想为家乡出力好啊,就算是个老百姓也有很多事可以做,你凭什么就非得当官?脸大吗。”

冯玉祥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当年他以为自己抗战有功,又紧跟蒋某人,在杂牌军里混得不错,人就飘了,把第2集团军的几万弟兄扔在黄河岸边,居然还敢涎着脸来找我,也就是现在不兴马鞭子了,不然老子抽死他!”

“消消气,老总,人各有志,仿鲁现在醒悟,也算不太晚,只是他真想出来工作,必须彻底与过去做出清算,把当年那些剿共的事情交待清楚,我党从来是不会拒绝主动者的,总理对我说过,仿鲁他们与荩枕一样都是抗日英雄,我党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光荣事迹,民政部已经在各地登记抗战老兵,每年都会为他们发放怃恤金,活着的还有慰问金,国家现在穷,可能没有多少钱,但是经济好转,他们的收入也会提高,果府不管我们来管,管到老管到死,任何一个为国家出力的人,都不应该被遗忘,这就是为什么,听到华美开战,那么多人上街游行,那么多人捐款捐物,那么多人争相参军的原因,华夏是人民的国家,不容许任何人再来欺负!”

冯玉祥愕然地看着这位背叛过自己的老部下,最终轻轻地说了一句:“说得好,今天的事,当我没有说过。”

杨虎城带他走进自己工作的帐篷,帐篷中间摆着背靠背的四张桌子,两边分别摆着两张单人床。

“我和李副司长一块儿住,还有两个秘书,这位是冯副主席,来视察工作的。”

钢铁司副司长李永春是原海南信息及工业化厅生产建设委员会钢铁组的副组长,河北唐山人,正在伏案书写的他看到来人,马上就想起来了。

“冯副主席,欢迎你。”

“没有打扰你们的工作吧?”

李永春秘书马上为他们倒茶,帐篷里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