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12章

秦锋说完,杨永福和何阿大已经听懂了他的设想,两个准上海人把所有的细节都过了一遍,特别是杨永福写的工作笔记,详细到了极点,何阿大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能读书识字了,嘴里念着他写下的字句。

“早上6点出门,在弄堂口吃了一碗阳春面,面摊老板与他很熟悉,收钱的时候总会说笑几句。”

“面摊老板没有问题,他肯定不是赵理君,也不是军统中人。”

何阿大继续读下去:“出了弄堂口,他叫了一辆黄包车,车夫每天都不同,今天的号码是“025”号。”

“黄包车夫已经纳入了统一管理,工会配合我们进行了多次摸底排查,照理说也不应该有问题吧。”

何阿大提醒他:“之前你们抓的那个特务,就是个黄包车夫。”

杨永福也倾向于他的判断:“从他一天的形迹上来看,只有黄包车夫接触时间最久,也最容易被人忽视,在他们行进的这段时间,有无数机会可以传递消息,我们根本观察不到。”

秦锋点点头:“有道理,我马上安排人手,对几天内出现在这一带的黄包车夫进行重点排查。”

当然了,明面上不能光查这一带,以工会的名义,进行例行的摸底,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脱线

赵理君的感觉不太好,为了保险起见,他对何云生这个下线和中间人进行了大量的监视,包括他自己亲自下场,然而何云生的周围没有任何异常,永顺里的家四周既没有陌生面孔,也没有多出一个摊位或是别的什么人物,扩大到两个街的范围,还是一样,再扩大就没有意义了,那不叫监视。

难道是疑心生暗鬼?

感觉不好的原因是工会又一次下达了情况登记的指示,上一次是上户口,再上一次是搞什么身体检查,排除传染病,这一次又要来,原因是要搞普选,进行选民登记。

“普选”他是知道的,共产党也多次提过这个事,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投票权,是民主政治的体现,黄包车夫选什么?

听说是选代表进市人大,筹备第一届地方人大会议。

一个下苦力,穿得人五人六进市里开大会,决定一个地方的政府官员、经济政策和其他问题,这不是搞笑吗?苦力懂个屁的政治,他越来越觉得,追随蒋公是多么地正确,共产党根本不会治国,只会瞎搞。

当然了,这件事情也在报纸、广播里多次说过,他还不至于认为共产党大张旗鼓是为了查自己,但小心无大错,万一呢?

在上海这段日子里,他策划了一些行动,也起到了一些效果,但是影响不大,也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甚至都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上海依然繁华,群众的生活,特别是底层民众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原因并不是共产党有什么点石成金的法术,而是他们扫清街面,把黄、赌、毒、黑、恶势力统统清理干净,群众没有了那些额外的支出,又不用担心人身安全,进一步刺激了市面经济,就这么一个举措,在没有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这件事,果府也能做的,他有时候会这么想,但并不那么肯定。

赵理君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他向工会请假一周回乡下探亲,因为母亲来信说身体有恙,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家出门,又在晚上悄悄咪咪地潜回所居住的窝棚区,果然看到一些人打开他的家门进去,虽然没有人穿制服,但是他非常肯定是公安的人上门来了。

共产党也许并没有锁定他这个人,但是一定在怀疑黄包车夫这个职业,他的异常行为,马上被公安的人觉察,并做出了反应,这就是证据。

赵理君悄无声息地退出窝棚区,在上海的夜色里七拐八拐,每每在刻不容缓之际避开共产党的巡逻队,他们叫:“联防队员”,闪进一个普普通通的弄堂里。

“河山”

“光复”

“赵组长,你怎么来了?”

赵理君戴着面罩,对方也只是露出眼珠子,那是巷子口的第一个暗哨,赵理君知道对方有疑问,也不多做解释。

“点子厉害,我失了风。”

“稍等,我去禀告老板。”

赵理君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他知道,黑暗中至少有三把枪在对着自己,还有人在查他的后路,以确定没有尾巴,大约一刻钟后,对方再次出现。

“老板有请。”

赵理君跟着他进入巷子中的一处宅子,这个点还是他找的,当时他们从废弃船厂转移到这里,戴笠一口指定由他来安排地方,这是何等的信任。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