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26章

“鄙人荣殝,河北人氏。”

“民国20年7-9月间,证人在何处任职?”

“彼时鄙人在奉天,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一职。”

““918事变”发生时,你是否为当地最高军政长官?”

“是,彼时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由少帅兼任,他长期驻节北平,奉天之事由我全权负责。”

“请介绍一下事变发生的经过。”

荣殝回忆道:“我记得那天夜里很晚了,我在熟睡中被副官吵醒,他告诉我接到城外的北大营独7旅参谋长赵镇藩报告,声称日本人发动进攻,不像是挑衅,询问该如何应付?”

“你怎么答复?”

“战前少帅便有明示,如遇日军挑衅,绝不可反应过激,一定要抱忍耐退避之方针,盖因此方针乃是委员长亲令,早在8月16日,委员长便发来电报,称:东北边防军未必采取不抵抗政策,竭力退让,避免冲突,千万不要“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希转饬遵照执行”等语。”

“这封电文你们都看过吗?”

“是的,少帅出示电文时,很多东北军将领都看过。”

史良说道:“该电文原稿下落不明,不过我们有其他佐证,包括人证和物证,可以证明该电文的真实性,证人请继续。”

荣殝继续说道:“于是,我便根据少帅的指示,向北大营部队下达了不准抵抗的命令。”

史良马上传召了2号证人,东北军起义将领赵镇藩和王铁汉。

“证人报上姓名。”

“我叫赵镇藩,时任独7旅参谋长。”

“王铁汉,那阵子在独7旅620团当团长。”

史良说道:“二位都是事件的亲历者,请问日军发动袭击时,你们向长官部请示,得到了什么答复。”

两人不约而同地看了一眼荣殝,后者心虚地低下头,赵镇藩首先发言。

“电话是我打的,参谋长,就是荣殝告诉我们,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会场上一片大哗,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听到关于“918”事变的真实经过,王铁汉补充道。

“大约10点多钟,小鬼子摸上来,营里毫无准备,又不准开枪,几个哨兵就被鬼子活活扎死了,他们看到我们不抵抗,干脆也不开枪,挺着刺刀往营里冲,见人就扎,老子这辈子就没打过这么窝囊的仗,几百个弟兄啊,活活被鬼子一刀刀捅死,狗日的,老子不服,在团部往旅部打电话,赵参谋长说荣参谋长传达少帅的指示,坚决不准反击,要死就挺着死,老子不信又给城里打电话,荣殝这个老小子说什么?他竟然说:对进入营房的日军,任何人不准开枪还击,谁惹事,谁负责。”

赵镇藩沉着脸说道:“就这样,不到一千的小鬼子,把我们一个旅5000多人击溃了,除了死伤的,大部分都逃进了奉天城,小鬼子占领了北大营,马上用我们自己的大炮轰炸奉天城,操他娘的,荣殝你个狗日的,故意不准我们抵抗,又投降当了汉奸,你不得好死!”

荣殝大声喊冤:“我是奉了少帅命令,他严令不准抵抗,我能有什么办法?这样的仗,你们以为我不窝囊吗?这个狗屁民国政府,毫无骨气,我一气之下才投了敌,说到底,也是那个人的锅,自古未有边防军不准守边的道理,蒋某人为了消除异已,不惜牺牲东北之国土,你们恨我,不如恨他更有道理。”

史良马上反驳:“那也不是你投敌当汉奸的理由,不过他有一句话没说错,始作甬者,其无后乎?东北军丢了东北,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蒋某人,他可以明正言顺地拿下东北军,解除这支对他威胁最大的地方武装,只是苦了东北的百姓,沦亡8年,这笔帐算到谁的头上呢?”

朱斯芾马上反驳:“没有实据证明,是我的当事人下令不抵抗的。”

“那我们就让证据来说话吧。”

史良拿出第一份证据:“这是时任军委会秘书长的张群,于8月24日发给被告的电文。”

“电文是这样写的:特急,南昌蒋总司令钧鉴,密,群接汉卿电称,“近来对日外交性情紧迫,彼国朝野上下公然密谋侵占我东北(彼方谓为满蒙),势甚积极,不可终日。弟曾尽力设法以谋疏解疏,终鲜效果,所有一切经维寅兄电达左右,荷蒙鉴誉,转呈总座,至深佩感。近数日来,情况益紧,……日人方面属有意动作,现已揭开面目,必将另造事端以为借口。似此情形,恐非退避所能了事。弟为此事,日夜焦虑,我兄卓识尽筹,对日外交研究有素,当此危急之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