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42章

要说最为显眼的,莫过于福康宁山山顶那个拉风的殖民地总督府了,现在变成了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矩,其他的地方也是火光冲天,李光前能认得出那些地方大都是军营、兵站、炮台之前的军事要点,如果说白天看到这样的情形,他还在为安全有所担心的话,现在再看到,心情已经截然不同。

“王师何日渡星洲,光复大马二十州。”

“什么?”

陈爱礼没听清,他笑了笑,一把搂住妻子,在她耳边轻声说道。

“如果再遇到上次来咱们家的那个人,把他留下来,我想和他谈一谈。”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飓风行动”(五)

旧港,工农兵苏维埃所在的大楼,灯光彻夜未熄,海工委主任布鲁、符克、常乾坤、李林等军事主官都围在沙盘前,巨大的沙盘绘制出英属马来亚殖民地的地形地貌、驻军情况,一面面白色的小旗代表英军,而红旗代表了我军。

“地下党的同志发回消息,我们的计划起作用了,驻吉隆坡、马六甲、滨城的英军都在向新加坡方向集结,已经探明的番号就有9个师,其中4个英马师、3个英印师、1个英缅师和一个澳洲师,加上原来驻守新加坡的英印第3军,岸防部队,目前新加坡岛上已经堆了15个师,20多万人马,加上50万市民,差不多有80万人了。”

“大马还有多少驻军?”

“没有动弹的,吉隆坡还有一个师,其他地方一个营到连队不等,总共不会超过三个师。”

李林将几面小旗插在吉隆坡等地,与之前相比,驻军明显少了大半,而原本防守严密的海岸线也全都空出来,暴露在海峡对面的苏岛我军主力部队面前。

马六甲海峡是个一个东窄西宽的锥形海道,最窄处只有区区37公里宽,最宽处则达到了370公里,相差竟然达到了十倍,但是即使以最宽的370公里来算,20节的航速也需要跑上10个小时就到了,最关键的是什么?

这条海峡的无风期长达9个月,5月之后刚好是一个很长的无风期,海峡内风平浪静,非常适合船渡。

意思就是,哪怕渔船也能晃晃悠悠地划过去!

这就是“飓风计划”的核心。

苏岛红军一共只编成了5个师的正规部队,其中最有战斗力的是第一师,主要以邦加岛的锡矿矿工为主,他们在地下党的组织下发起对荷印殖民者的反抗,打响了东南洋革命风暴的第一枪。

双岛起义之后,他们又渡海攻占了巨港,拿下荷印殖民地在这里的统治中心,并一路北上,几乎从头打到尾,其他几个师都是在解放苏岛的过程中逐渐成立的,成立越晚的战斗力也越低,因此,霍振东打算以战斗力最强的三个师为主力,而第一师就是先头部队。

“我带一团上,我的兵我知道。”

第一师师政委李林当仁不让地站出来,一团是第一师的主力团,也是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团,第一个冲进巨港,也就是如今的旧港。

“根据地下党的同志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与大马共产党的组织达成了协议,东马和新加坡将会成立由华人主导的苏维埃政权,西马也就是我们现在准备登陆的这一部分,由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民族的人成立新的独立政权,双方以柔佛海峡为界。”

符克说道:“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解放的吉隆坡等地,都是兄弟党的地方?”

“是的,所以,他们会大力配合我们的行动,包括但不限于策反驻军、提供情报、带路和补给。”

李林高兴了:“那可太好了,就怕打无支援之仗。”

布鲁说道:“他们还会成立游击队,配合正规部队作战,可以用缴获的英军物资装备他们,我相信,我们上去一个师,打着打着就不只一个了。”

符克也十分高兴,霍振东要求他们在24小时之内集结好三个师,现在第一、第二师已经差不多集结完毕,天亮后第三个师也会到位,苏岛本身总要留下一些防守力量,这么大个岛呢。

布鲁又说道:“我们在缅甸的同志也得到了一些情报,英国人正在调兵遣将,通过马来半岛往这一带调兵,只是他们的效率堪忧,他们估计,第一批船队怎么也要后天才能启程。”

常乾坤诧异道:“船队?不是陆路吗。”

布鲁给他们解释,原来马来半岛的英国属地中间夹了一个暹罗,如果要从陆地上通过,必须经过暹罗的同意,而暹罗对英国开放通道,也意味着他们站在英美的一边,做为东南亚唯一的个独立国家(安南之前),他们最善于做的就是夹缝里求生存,谁也不敢

不想错过《海南1939》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