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还有一个问题。
“他们会愿意吗?”
波纳尔早有对策:“我们的士兵都是新招募的,训练度不足,他们可是训练了很久了。”
虽然这个借口很烂,但是总归是一个借口,奥金莱克点点头,也只能这么干了。
1基本上就是二战时期英国人的做法,不得不说他们还是很吃这一套的,二战后英国人想要反悔,才导致大规模的抗议和叛乱风潮,结果就是这个本来应该是最优质殖民地的地区,需要破产的英国人持续大量地投入人力物力,还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最终只能被迫放手,不甘心的英国人临走还摆了他们一道,搞出至今麻烦无限的“印巴分治方案”。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飓风行动”(九)
兰姆伽果军营地,黄维站在一辆m3a3轻型坦克边上,看着一队m4呼啸而过,这些坦克的车身全都漆上了青天白日的标志,尽管如此,但是打头的坦克车身上露出来的军官,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国白人。
第一坦克营是最早成立的装甲部队,其中包括了250名美国军人和1800名果军军人,这些果军的平均学历在高中以上,有的还是大学生,他们要学习的包括英语、电气、机械、驾驶、炮术、通讯和维修等20多门课程,学习周期6个月,实际学习了超过一年之久,按美国人的评价,已经全部达到了初级教官的水平,也就是说,第一坦克营是一个装甲教导营,这些官兵将来就是全军的种子,为其扩大到团甚至装甲师打下基础。
训练场上尘烟滚滚,黄土被车轮和履带带起,落得身上帽子上全都是,黄维却毫不在意,训练很快结束,打头的营长车上跳下来一个瘦高瘦高的白人,一边朝他走过来,一边解开头顶的皮条帽。
“上校。”
“黄,恭喜你,他们全部通过了考核,现在可以扩大部队的规模了,我们的计划是,在三个月之内,组建另外两个营级装甲群,半年后达到一个标准的美式装甲师的规模。”
美国装甲兵总教官罗斯韦尔 布朗(rothwell brown)上校指了指身后的m4中型坦克,黄维知道这是美国正在生产的主力坦克,它有着厚重的装甲和不俗的火力,机动性与可维护性都十分突出,每辆车都安装了通讯装置,在这个年代是相当先进的,他不仅想起,如果这种坦克早个几年装备果军,日本鬼子怕是连登陆都困难吧。
可惜,那都是幻想了,美国人毫不吝惜地把大量的装甲车、坦克运到印度,装备包括印度人在内的所有部队,果军也捡到了一些,虽然力度远远不如英国人,但是对于这些流亡国外的孤军来说,什么样的支持都是弥足珍贵的,他们哪里有讨价还价的资格。
“上校,感谢你的付出,你们是华夏真正的朋友。”
“我能为与世界上最优秀的军人一起工作而感到自豪。”
花花架子人抬人,布朗来到这里一年多,也逐渐适应了华夏人的风格,知道他们喜欢听人吹棒,尤其是外国人的吹棒,反正是惠而不费的口水话,能换来合作者的好感,减轻工作阻力,何乐而不为呢?
他们可不是无偿的志愿者,每个人都拿着远高于国内的报酬,当然是由果府支付的。
华美宣战之后,援助力度大了许多,他们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士兵有了充足的粮饷,训练的劲头十足,也让黄维等人十分满意,双方现在处于一个蜜月期,否则以他的个性,是不屑于与一个美国人说便宜话的。
5月底的兰姆伽天气有些炎热,在密不透风的车塔里呆上半个小时,哪怕什么也不做,身上都会被汗水浸透,何况还要完成那么多的训练科目,黄维从脚下的木箱里拿出一瓶可口可乐递给布朗,后者也不用撬子,直接用后槽牙咬开瓶盖,“咕噜咕噜”一口气灌下大半瓶去。
“谢谢,来自美国的味道,总会让我们流连忘返。”
“当然,我的士兵也会因此而深受鼓舞,我很好奇,你们在行军的时候,都能喝上这种汽水吗?”
布朗骄傲地说道:“那当然,一个美国士兵的标配应该是加兰德步枪、可口可乐汽水、绿箭口香糖、骆驼香烟和色情杂志,在节日的时候,还会特别供应火鸡大餐和冰淇淋,相信我。”
他拍拍黄维的肩膀:“你们也会享受到这一切的,来自自由世界的战士,所应该拥有的。”
黄维有些不敢想像,这样的士兵已经过得比华夏的资产阶级小姐还要精致了,谁还会跟敌人拼命,与此相比,华夏的士兵只需要一顿饱饭就能为长官去死,难怪布朗会说他们是最优秀的士兵,可是这个世界还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