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不大的基本上都不设防,如果排除澳洲本土的援军,他们要越过中央山脉,可能需要一周的时间。”
梁其武对安恩溥一摊手:“澳洲人也不过如此而已。”
韩子烈说道:“比起菲律宾人,他们的抵抗意志够强了,哪怕身处绝境,也对我们的喊话置若罔闻,而且发现不对,扭头就跑,一溜烟就钻山上去了,跑得比兔子还快。”
由于上岸的突击队人数较少,所以在第一波攻击中用上了全力,首先打崩了城外的军营,然后向港口突击,整个战斗过程十分迅速,打得就是一个突然性,澳军完全没有准备,做出这样的反应很正常,梁其武并没有指望所有的敌人都和菲律宾人一样好打,更不希望把部队扔到热带雨林和毫不知情的山区去,那是最愚蠢的作法,那么事情就简单了,等他们自己现身好了。
莫尔兹比港的位置太重要了,卡在澳洲大陆的头顶,距离又是如此之近,澳洲人要是什么都不干?
那就太好了。
实际上,澳洲人的反应比预计中还要慢,两天之后,第100师努力挖掘防御工事,设计观察点,把后续的重武器从菲律宾运过来,做好迎接敌人反攻的准备,驻特鲁克环礁的航空兵转场到了莫尔兹比机场,三天后,海警一支队的部分舰只停靠在了港口,开始布置反潜系统。
到了第四天,敌人的影子还没有看到,从澳洲本土过来的偷渡船先到达了莫尔兹比港,船上居然是澳大利亚共产党的几名骨干成员。
“主席同志。”
兰斯 沙基向他们介绍:“这位是澳共全国委员会委员爱德华 弗勒 希尔(edward fowler hill),这位是工人行动委员会主席培迪 马龙(paddy malone),他们是华夏同志,来帮助我们推翻资产阶级殖民地政府,赢得真正独立的。”
“你们好。”
“wlcome。”
安恩溥、梁其武与他们一一握手,没有当地人的支持和帮助,战斗会十分艰难,因为你不知道谁是敌人,在日本本土的战斗中,这一点得到了充分证明,也成为我军有史以来伤亡最大的战争,更加拖延了战争的进程,不管澳共的力量有多大,有他们在,就能最大限度地转移解放区民众的注意力,减少我军的非战斗损失。
第100师的装备当然是最现代化的,但是打一场不得人心的治安战,依然是梁其武所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了,他们现在并没有马上登陆澳洲大陆的计划,那样纯属是作死,后勤根本不可能支持一场如此距离的战争,敌人会发了疯一般地围上来,所以,新几内亚岛是一个合适的目标,既有压迫感,又不至陷入重兵合围。
29岁的希尔和27岁的马龙都是澳共中的激进派,主张以武力夺取全国政权,实现党的最终目标,他们听取了党主席沙基的关于共产国际代表大会的指示精神报告,又亲眼看到了华夏陆军极具科幻色彩的装备,岛上的每一名士兵都身着灰绿色的热带丛林迷彩,头戴芳纶盔、上面安装夜视镜和热成像装置的附属物、单兵通讯普及到人、手上的短身管武器又轻便又精准,是丛林作战的最优之选,他们高大帅气充满了自信,一想到这样的华夏人足有4.5亿之多,两人就充满了希望。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背后站着一个弱者不是。
华夏人能在这么凶险的地方占住脚,本身就代表了他们强劲的实力,澳共中央在莫尔兹比港举行了中央委员会会议,会议决定响应共产国际关于实行全球共运的主张,武装起来,对已经加入了帝国主义阵营的澳洲现政府宣战,配合华夏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大的大洋洲地区。
这份名为《莫尔兹比港宣言》的文件,是上海共产国际大会之后,第一个明确发出自己声音的白人国家共产党组织,宣言号召广大澳洲工人和市民起来抵制这场帝国主义挑起来的战争,不要响应政府的征兵,不要为他们生产武器,不要把自己的丈夫和儿子送上一个注定会失败的战场。
宣言发出以后,效果如何估且不论,至少在解放军控制的莫尔兹比港周边地区,澳共已经在积极地开展工作了,他们接管殖民者留下的政权,发动当地土人也就是巴布亚人,这些都是他们的长项,由澳共来执行最好不过,也使得我军可以把注意力放到防备敌人的反击上面来。
澳共的活跃,也鼓舞了距离更远的新西兰,年仅32岁的新西兰共产党全国总书记维克托 乔治 威尔科克斯干得比澳大利亚人更加彻底,他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偷渡回新西兰。
“我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发动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