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会有那么笨的人吧?”李二忍住笑意问道。
李恪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只是少数而已,但是这种人还不如在家种地。”
“然后就是没力气的,文弱书生,因为这次大败突厥,很多文人书生或多或少都掀起了一股子精忠报国的想法,这些人,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回家学习。”
“基本身体素质就是利用锻体之法,能够完整做一遍的为最优,能完成八九成的为良好,只能做一半的为合格,做不到的一半的就不要了。”
“当然,除了长安城那些随大军出城追击,杀突厥人立功的,他们如果有人想要从军,直接同意,不需要测试。”
李二和长孙无忌闻言点了点头。
毕竟是为大唐立功的百姓,不能寒了他们的心,虽然奖赏已经赏了,但是,人如果要从军,那也是万万不能拒绝的。
突然,李二在想到长安战场之时看见了一个猛人,随后开口朝着李恪问道:
“陛下,如果有人做不到一半,但是天生力气大,并且勇猛的人,要不要?”
“废话!当然要啊!”
想都不想,李恪直接拍板定了下来。
“这些人属于特殊人群,在某些方面确实是有过人的天赋,那就一定要招纳进来,待遇还可以提高,不仅是有大力气的,还有些非常聪明的,也可以允许从军。”
那个猛人就是当日在长安城下,打铁的铁匠,一身的腱子肉,因为铁锤不方便拿,赤手空拳,一拳就打死了个突厥人,当时李二在前厮杀回头之时看见的。
心中就只有一个想法:“猛人啊!此人堪比知节,如果能加入我大唐,必然是我大唐军伍里一大助力啊!”
但是又考虑到,李二也没见过锻体之法,如果过于困难,那个猛人达不成一半岂不是太可惜了些?
所以才有此一问。
“募完的兵,等李靖回来同意拉到边境去练锻体之法,老兵都可以回来,集中安排。”
“暂时就是这些了,你们还有何问题?”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
只听李二突然开口:
“陛下,此前陛下在城头上与臣的约定,陛下可还记得?”
闻言,李恪皱了皱眉头,仔细回忆在城头上的事情。
片刻后,李恪终于想到了那日发生之事。
李恪在城头上,因为马上就准备出击了,所以李恪俯身贴耳在李二的身旁说:如果不死人,这次仗打完就让你回来重新执掌兵权。
这才明白了刚刚李二为何如此突然发问。
心中暗道:
“我都给忘了,他还记着,现在给他会不会太早了?”
暂时装作不知道的样子,疑惑的开口:
“什么?什么约定?事情太多了,朕都忘了。”
此话一出,急的李二来回踱步,连忙说道:
“不能忘啊!陛下!”
“臣自知之前有罪,这次的长安城之战,臣也是戴罪立功,斩杀了突厥数万之人!我大唐百姓和将士更是一人未死!”
越说越急,好似就快哭了一般。
“臣如今痛改前非,曾经是臣一时被迷了眼,其实臣也是想为了大唐出一份力啊!”
“臣保证今后必然不会再犯如此大错!还请陛下履行承诺!”
长孙无忌的目光来回在这二人之间扫视。
虽然不知道二人之间有何约定,但是李二的这幅诚心恳切的模样的确有些感动到了长孙。
咳嗽了一声,手持象笏躬身弯腰对李恪示意说道:
“陛下!之前太极殿之事,都已经过去,李二的确已经悔过自新,臣说句不该说的。”
“现在这两仪殿,就是咱们一家子人,李二是陛下的父亲,臣是陛下的舅舅,我相信当日李二将陛下软禁在秦王府,也并没有下杀手,更无杀意。”
李二连连点头,急切的表达自己内心对于长孙此话的肯定,只听长孙无忌继续说道:
“虎毒还不食子,李二也是因为不相信陛下能解决突厥所以才犯下这种错事,还望陛下能够原谅他!”
“给他一个赎罪的机会,也是给你二人父子之间关系修复的机会。”
“陛下认为如何?”
李二眼神中对长孙的赞赏之意,不仅在眼里,更是溢于言表。
李恪自然知道长孙无忌说的很对,而且李恪也没有多生气,自己本来就不是真正的李恪,何谈父子关系修复呢?只不过,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