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来的措不及防。
许久没有来任务反而让李恪有些不习惯。
来的好啊!
只要招生超过一万,这些奖励都还不错,招募卡就给了两张,尤其这个数理化精通,让他一个文科生感觉到来自上天的善意。
真是天不生他李恪,大唐万古如长夜啊!
既然任务发布了,那自己的目标就更加的坚定了。
重新坐在两仪殿的皇位上,李恪用手托着自己的下巴,喃喃道:
“先从谁下手呢?”
“五姓好像还剩了三家,那个什么劳什子商会好像也已经办好了啊!”
“那就拿他们开刀!”
……
儒家声明在短短的时间内,扩散到了整座大唐。
所有人无不是目瞪口呆。
“卧槽!!儒家败下阵来了?”
“怎么现在不装了?以前不是挺能装的吗?还礼圣呢?丢不丢人啊!”
“也就是儒家动手快,不然等我闯进去,我非要把儒家那几个圣人绑在树上抽他个七天七夜再说!”
“兄弟,你也太残暴,就不能给他们个痛快的吗?”
“??又要痛又要快?那不好办啊!”
“???你不正经!!”
“……”
支持李恪的百姓们震惊倒是震惊,但是也没有那么的惊讶,毕竟李恪的话都放在那了,谁顶的住?
但是难的就难在了那些一直相信儒家的弟子们。
一个个都目瞪口呆的听着来自儒家的发声。
一代圣人,礼圣,就这么下台了。
这谁能接受?
在他们心里礼圣那就跟神仙一样,是他们所有书生所仰望的对象,是奋斗的目标。
怎么跟朝廷发生了对峙就成了现在这幅模样?
一个个书生也是张嘴就骂。
“朝廷怎么了?朝廷就可以仗势欺人了吗?”
“我看了陛下写的那个痛斥书,写的哪是什么东西?狗屁不是!”
“就这样还是大唐的天子?笑了,大唐什么时候需要这么没有素养的皇帝了?有这样的皇帝还妄想大唐以后的盛世?”
“我为儒家鸣不平!替礼圣发声!要向朝廷要一个解释!要一个理由!”
“……”
原本这些书生只是一个两个在说,最后已经演变成了绝大多数的书生都开了斥骂朝廷。
一时间风评又开始混乱了起来。
显然礼圣退位这个解决办法让他们心中不服。
甚至有人还妄想因为自己替儒家发声,以此换来进入儒家的资格。
可很显然,他们都想错了。
王胜得知情况之后,先是骂了小半个时辰,说这些书生都是没事找事。
然后立马发声:
“所有外界对朝廷不利的言论都与儒家无关,儒家也极其痛斥这种行为,如果儒家有这样的人,将立马逐出儒家!”
“望周知!”
这么一则声明一出,所有上一秒正在骂李恪的书生,下一秒就苦着个脸,像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一样。
一口大气都不敢出。
民间的舆论再次一边倒,全部站在了李恪这边。
而儒家接连的亲近朝廷的行为,也让百姓放弃了对儒家的进攻。
随后道家的一则声明发出。
“我道家之前受了上一任礼圣的蒙骗,对朝廷做出了同样不耻的事情,如今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今后将检查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朝廷才是百姓应该崇拜所期待的对象。”
“道家在此对朝廷及陛下进行道歉,日后道家依旧还是那个全力支持朝廷的道家。”
“如果有不当言论皆不是道家所为,如再有这等情况发生,道家讲全力排斥此等人进入我道家任何一座道观。”
“望周知!”
儒家的望周知已经让全唐沸腾,接踵而来的道家望周知和道歉书,更是让大唐掀起了一阵李恪迷的风潮。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现在还有人相信儒家和道家吧?你信佛家我就不说你了,其他的全都给劳资冲陛下!陛下才是永远的神!”
“三教?不过是个笑话罢了,真崇拜还是要崇拜陛下,陛下随便骂个人就把三教的两教给骂崩了,这不牛?”
“这真是麻雀吃蟋蟀,雀食雀食!”
“刀不锋利马太瘦,你们拿什么跟陛下斗?”
“果然,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