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然而,叶晨的目光却并未在这些名字上过多的停留。他的手指缓缓下移,最终坚定地落在了表格中部,一个看起来并不那么显赫的名字上——黄原大学。贺秀莲顺着丈夫的手指看去,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困惑和惊讶,这个选择完全出乎她的意料,虽然婆婆在那里担任图书管理员,但是据她所知,这所学校和燕京、魔都那些大城市的学校没法比啊,她觉得只有那里才能配得上自己和丈夫的努力。贺秀莲虽然不谙世事,但是也从广播和人们的议论中知道这些名校的分量,她带着不解问道:“晨哥,为啥不填清华北大?或者复旦南开?那都是顶顶好的大学啊!咱俩的分数应该够得上吧?”叶晨放下表格,握住妻子的手,他的眼神在灯光下显得深邃而睿智,带着一种超越时代的洞察力,声音沉稳地耐心解释道:“秀莲,清华,北大,复旦,南开,确实是顶好的大学,这点自然是毋庸置疑。但有时候咱们选择学校,不能只看它当下的名气大小,更要看它未来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或者说它是否最适合我们未来的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尽快回城,拿到城市户口,把星宇接回身边,彻底改变我们和孩子的命运,你说对吗?”贺秀莲用力的点头,这一直是他们奋斗的核心目标,从来都不会改变。“那么,选择黄原大学,恰恰能最快、最稳妥的实现这个目标。”叶晨的语气斩钉截铁。“为啥?”贺秀莲更困惑了。“因为黄原大学的特殊性!”叶晨压低了声音,仿佛在揭示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小声说道:“它虽然地处陕北,名气和那些顶尖大学比不了,但它有一个极其特殊的“隐性福利”,它是我们国家唯一一所由那位亲自命名、亲手缔造的大学!它的根脉直接连着格命圣地!”贺秀莲的眼睛不由得微微睁大,朦胧间她似乎捕捉到了什么。·s~i`l_u?b¨o′o.k-..c?o*m¨叶晨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规则的冷静,轻声道:“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历史渊源,决定了它的毕业生,尤其是品学兼优、表现突出的毕业生,在分配工作时,往往会受到格外的重视。简单的说,就是更容易留在城市,分配到更好的、更稳定的单位,甚至进入体制内核心部门的机会也更大!这比单纯去一个名气大,但是毕业生多如牛毛、竞争激烈的顶尖大学,对于我们这种毫无背景的知青来说,反而是一条更稳妥,更快速的“通天梯”!”叶晨的分析如同拨云见日,贺秀莲眼中的困惑迅速被震惊和恍然大悟取代。她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问题,在她看来,上大学就是学本事,哪个学校教的好就去哪个。可丈夫的话,却让她看到了隐藏在学校名气背后的、更现实也更重要的“分配”规则。叶晨继续加码,他指着表格上的专业,看向妻子,眼神温柔而带着鼓励:“而且你看,我打算报中文系,这既是我擅长的,也是当前国家急需人才的方向。思想解放的浪潮已经掀起,文学、宣传、教育域都需要大量新鲜血液,从黄原大学中文系毕业,带着《少年犯》作者的光环,我的起点会非常高。至于你,秀莲,我觉得教育系非常适合你。你性格温柔而有耐心,又经历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切身体会,将来当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把知识传递给更多像我们一样的孩子,意义非凡。而且教师工作稳定,有寒暑假,也更方便照顾孩子,还有妈在身边帮衬着你,你觉得怎么样?”贺秀莲的心被叶晨描绘的未来蓝图填满了。回城、户口、接回星宇、稳定的工作……这一切都变得如此清晰而触手可及!尤其是“当老师”这个提议,让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和向往。她用力点头,眼中再无一丝疑虑,只剩下全然的信任和认同:“嗯!晨哥,俺听你的!你说报哪儿就报哪儿!你说学啥就学啥!俺就想当老师!”叶晨欣慰地笑了,他拿起笔,在那张决定命运的志愿表上,郑重地在“第一志愿”栏里,清晰地写下了:叶晨:黄原大学中文系贺秀莲:黄原大学教育系笔尖划过粗糙的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刻下了通往新生的印记。填好志愿,贺秀莲小心翼翼地将表格收好,仿佛捧着稀世珍宝。她看着丈夫在灯光下坚毅的侧脸,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跟着这个男人,从贺家湾走到黄原,从结婚生子到《少年犯》轰动全国,再到如今即将迈入大学校门。每一步,他都走得如此坚定、如此有远见……“县第一和第四?还是在咱贺家湾考出来的?这……真是文曲星下凡了!”“难怪王主任给批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