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眼镜的张连英在看到姜禾时,错愕了一瞬,又笑得温和,“我就猜到是你。”
但没想到,居然真的是姜禾……
已经六十几的张连英看到师妹依旧是以前的风采,忽然发觉自己是真的老了。
明明当年,他们也不过差了五岁。
“师兄是怎么发现我的?”姜禾笑问。
师父张秋闻当年定居一个小县城,但老家却在燕京。
姜禾去燕京的时候,就去过他们的故居,但是邻居说,已经很多年没有人住了,而且里面似乎还闹鬼。
姜禾翻墙进去过,没有察觉出什么异样。
以张秋闻的本事,姜禾算不出他在哪里,就是两种可能:要么就是他不在人世了,要么就是他不想让人找到他。
他想隐藏自己的位置,姜禾这个做弟子的,也实在找不到人。
没想到,张连英居然会找上门来。
“你的高考语文作文,那一分,是我扣的。”张连英悠悠道。
如果不是他掺和,其他老师不会扣这1分,姜禾就是当之无愧的满分。
张连英从这张卷子的作文风格找到了熟悉的感觉。
姜禾的文风,他再熟悉不过。
后来卷子改完,他立即就看了卷子学生的名字。
果然看到了姜禾。
那段时间在忙其他的事情,今天他才抽空过来。
虽然猜到是姜禾,但是张连英不知道,姜禾居然和当年一模一样。
不禁感慨,“我现在都是个老头了,你还是个小年轻。”
“所以师兄就报复性的,扣了我一分?”姜禾挑眉。
张连英看起来半点愧疚的意思都没有,“要换做是其他学生,我肯定不扣,但猜到是你,这一分就一定要扣,你应该知道,你还能写得更好。”
姜禾玩笑道,“万一不是我,你不是害了别人吗?”
张连英:“那就是要求提高了一点,怎么能叫害?要我看,你这一分扣得更好,太满对你不是一件好事。”
姜禾知道他的意思。
她这个命格,得到的“满”也就是完美,完美和她就搭不上关系,真完美了,可能就会马上迎来悲催。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进去说?”
张连英摇头,“我不喜欢太热闹的地方,一会儿还有事,就是过来看看你,顺便,给你留个联系方式。”
姜禾接过他写的纸条。
上面写了一串浙省的地址。
“我们一家现在都住在这儿。”张连英解释。
“师父他老人家还没作古?”姜禾直白地问。
张连英笑了起来,“爸要是知道你这么说,肯定门都不让你进!放心吧,他虽然一大把年纪了,但身子骨硬朗着,再活个十几年估计是没问题的,你抽个时间可以过去看看他。”
姜禾当然是高兴的。
到1945年那个时候,姜禾也才几岁。
算上来,她大部分的本事,都是从张秋闻这个师父那儿学来的,包括她所有的知识。
她对张家的感情,并不亚于姜家。
张家人也是她的亲人。
张连英看了一眼手表,“时间差不多了,我还得去一趟三江市,你进去好好庆祝吧,你要是报考清华,我们以后会经常见面的。”
两人相视一笑,上前一步,轻轻地抱了一下。
“好好照顾自己。”
张秋闻又给了她一本书。
姜禾低头一看,是一本张连英自己写的散文集。
张连英一本正经,“我觉得我这个新作品,对你的写作会很有帮助。”
“我会好好看的。”姜禾无奈。
三师兄这个炫耀的毛病是一直没改。
等张连英离开,姜禾随意翻开手里的书,发现里面夹了一把钥匙和一张卡片。
卡片上写着一行字:燕京乡舍的钥匙,别再翻墙了,经不起你的折腾。另外:乡舍有古怪,小心。
姜禾秀眉微蹙。
张连英既然这么说了,那肯定有古怪,周围邻里也说闹鬼。
可为什么她进去逛了一圈,什么问题都没发现?
要是真有古怪,师父也就这么放纵着不管?
带着这些思绪,姜禾转身就要进去,然后就发现谢纪正站在门口,波光潋滟地看着她。
第173章 给您的养老钱
“姜大师又认亲了?”谢纪戏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