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勊、元理韫不便进内室,焦急地在门外徘徊。元理韫有些自责,在梅林时就已发现她脸色不好,当时还冒着冷汗,chuī了那么久的冷风......
骁哥儿和学哥儿早已趁着众人没留意奔了进去,趴在了元蓁chuáng边,他们也不是第一次进元蓁闺房了。
“胡大夫来了!胡大夫来了!”良穗这时也拉着府医疾步跑了进来。
在内室门口见到公爷和世子,良穗、胡大夫忙行礼,元勊让他起来,急道:“不必多礼了,胡大夫快替小女看看。”
胡大夫年已花甲,被良穗拉着一路疾步跑来,气喘吁吁,瞧见公爷焦急的面色更不敢停下喘口气,忙点头往内室而去。
顾氏忙让出位置,坐到chuáng头抱紧瑟瑟发抖的女儿,葡觅忙从锦被里拿出元蓁的手,在手腕处覆上了薄纱,胡大夫赶紧把脉。
片刻,胡大夫才放开手,松了口气道:“夫人放心,三姑娘只是受了风寒,待小老儿开药服下便好。”
听闻只是普通的风寒,顾氏放心了些,但女儿如今怎么唤都没醒来,她又担忧地问道:“那为何如今怎么唤都醒不过来。”
“今日府上摆宴,三姑娘想必是累着了,加之风邪入体,卧chuáng休养几日便好。”接下来又说了一些需得注意的地方。
“有劳胡大夫了。庄柚,伺候胡大夫到偏厅开方,然后便马上抓药熬药。”
庄柚忙应下。
顾氏让小陈嬷嬷去外间将情形回禀元勊和元理韫,学哥儿趴在chuáng边,着急地看着姐姐,吸吸小鼻子问道:“娘,姐姐为何还不醒来?”
他又想哭了,姐姐是不是还在生气?骁哥儿也巴巴地望着chuáng上。
顾氏示意良穗和麦望拉开两个小的,就怕他们也生病,今日他们也在梅林待了很长时间。学哥儿和骁哥儿却不肯走,最后还是胡大夫说这不会感染,顾氏这才允了他们留下。
庄柚已经去熬药,女儿只是累着了是以才没有醒过来,这让顾氏放心了点,将元蓁暂时jiāo给小陈嬷嬷照看,来到外间先劝元勊回去。
元勊却道:“蓁儿还没醒来,我如何放心回去,你不必管我,进去照顾蓁儿,我就在这等消息。”
元理韫也点头,两人就在外间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
顾氏没法,只得吩咐陈嬷嬷安排晚膳摆在这里。
逸园、杨姨娘和元拂也得到了消息,崔嬷嬷亲自过来了一趟瞧情形,还带了好几盒的药材,杨姨娘也拿了一支瞧着有十年份的人参过来,顾氏一一谢过,道:“劳嬷嬷回去与母亲说不用挂心,喝过药醒了过来也就无大碍了,胡大夫说蓁儿身体底子好,卧chuáng休养几日便行。”
杨姨娘也关切了一番,元拂难得地竟细声说道:“母亲,姐姐病了,不宜劳神,姐姐那份儿《无量寿经》便由我替姐姐一同抄了吧。”
顾氏有些意外她竟会这般说来,想到女儿要qiáng的性子正拿不准是否要应下,元勊瞧着她们姐妹相处得很不错,心中欣慰,便点了头应下,也关怀了一句,道:“是该如此。只是你也要注意,不要太过劳累。”
杨姨娘温柔地接过话,笑道:“老爷放心,不过是写写字,怎会劳累。”
杨姨娘比元勊要年长两岁,许是这些年都吃斋念佛,身上自带了股好闻的檀香,衣裳是香灰色的暗淡颜色,但却衬得平凡的面容更加出尘宁谧,只是望着她,就有种让人心境平和之感。
元勊并未看她,只点了下头,道:“拂儿有心了,你们都先回去吧,不必在这候着。”
杨姨娘柔顺应下,“那妾便先行退下。”
崔嬷嬷也一同告退。顾氏点头,她这会无暇顾及其他,只让葡觅代她送了三人下楼,便返回了内室亲自照顾女儿。
桃夭院外,崔嬷嬷瞧着走远的杨姨娘母女,几不可察地撇撇嘴,转身自往逸园去。
陈嬷嬷安排好了晚膳,顾氏只寥寥吃了几口,元勊和元理韫也只用了一点,学哥儿和骁哥儿倒是被元勊紧盯着,这才乖乖吃了一大碗饭。
庄柚端上熬好的药,元蓁虽昏睡得无知无觉,所幸药能喂得进去,只是却一直没有醒来的迹象,待到晚间,元勊和元理韫不宜再待下去,只得先行回房,顾氏则留在了桃夭院,骁哥儿和学哥儿赖着也要留宿在桃夭院,元勊要生气,两人竟还理直气壮地说他们要在桃夭院禁足,最后还是元勊怕吵着女儿休息,这才妥协让两小子留下。
……
元蓁是在翌日午后才终于醒了过来,顾氏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