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想端一端,也气的没脾气了。
于是,她微不可见的沉了口气,委婉道。
“三郎这孩子,自是好的。”
“不过眼下,莲箬是长姐,邢家又已经先一步登门提亲,不如就先紧着莲箬的亲事。”
“三郎和阿玖可再等一等。”
这是又同意了,又想再拖一拖。
箫夫人笑而不语,看向身边的官媒。
官媒闻弦知雅,立刻反应过来,“江夫人此言有理,听闻邢家这两日便要登门下聘书,纳采,问名,这三书六礼算是过了一半的,那边也是觉得好事将近,有些心急,年底前就想迎箫二姑娘过门去。”
箫夫人含笑颔首,接话道,“正是,莲箬的亲事已是拖了许久,年前过门,说出去也好听些,不然凭的多长了一岁。”
官媒哈哈一笑,配合道,“那可正巧,这自古以来,结两姓之好呢,便是郎君府上要筹备的久一些,花费时日多一些,如箫家和江家这等权贵门楣,更是讲究颇多,单单走三书六礼,少说也要用上个两三个月。”
说到这儿,他笑着看向江夫人,“箫二姑娘是出阁,箫家也便是将嫁妆规整规整,这些大家心中有数,都是现成的,倒是花费不了箫夫人多少jīng力。倒是箫大将军迎新妇,这是头头等大事,箫夫人且得好好准备。”
“依我的经验呢,两府若是都有意结两晋之好,好事赶早不赶晚,三书六礼便可以开始走了,五日后是个huáng道吉日,可先下聘书。”
官媒说着,掐着指腹算了算,随即一脸喜气洋洋。
“啊,这个……箫二姑娘冬末出阁,明年开chūn儿,箫大将军迎新妇,哎呀,三书六礼走下来,这时间刚刚好,刚刚好!”
江夫人双手捏着帕子搭在膝头,端丽温和的眉眼间带着客气笑意,听他七扯八扯啰嗦了一堆。
继而,她笑着看向箫夫人,箫夫人回以和睦温婉的笑颜。
两人含笑对视了片刻,箫夫人温声和语的问她。
“觉得明年开chūn的日子,可好?”
江夫人弯着唇角默了默,心下叹了口气,意兴阑珊地撇开眼,清清淡淡道。
“那便先如此吧,三书六礼先走着,按部就班,也别冲撞了莲箬的喜事,吉日上,等走完了礼,咱们再细细挑挑。”
箫夫人见好就收,端起茶盏笑着点头,“如此甚好,我回去便开始准备。”
抿了口茶,她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笑了一声,看向江夫人。
“吉日是得再等等挑,三郎说了,若要迎阿玖进门,劲松院太过委屈她,亲事若定下,得尽快请工匠重新修葺院内院外,这也得花费些时日。”
官媒听得直咂舌,只听说过公主下嫁要建公主府的,还是头次听说娶媳妇儿还要重修院子的。
这亲事才一撇,箫家给新媳妇儿的脸面未免也太大了,日后过了门,做婆婆的还怎么拿捏?
江夫人闻言,下意识歪头挑了挑眉,反应了一瞬,才明白过了这话的意思。
——箫平笙臻视阿玖,箫夫人也无异议,这自然是好事。
江夫人掩着帕子笑了一声,语声比方才要亲和自然了。
“何需如此大动gān戈,阿玖在闺中虽是娇生惯养,但嫁了出去做媳妇儿的,哪还能由着她挑剔,她是知规矩懂礼数的,你们不必迁就她。”
她态度好了些,箫夫人笑的更亲切。
“都是我们瞧着长大的孩子,如嫡亲的闺女一般,怎么能说是迁就?他们小夫妻日后伉俪情深,你我自然是乐见的。”
江夫人更舒心了,箫夫人自然也更亲切。
两家都满意了,官媒也赔着笑,一时皆大欢喜。
第67章
箫平笙要娶的,是江家九姑娘
【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
【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仪礼?士昏礼》。
邢家向箫家纳采那日,整个帝都城都像是因这幢联姻热闹了起来。
自箫平笙攻下北翟,受封护国大将军,又抵御大楚之战后,将军府一度成为帝都城臣民茶余饭后注目的焦点。
眼下又多了一条,待字闺中多年的箫二姑娘,终于要出嫁了。
这等奉承将军府的机会,许多人自然不会错过。于是,当日午后,便有官宦女眷结伴入府,与箫夫人送贺礼,讨喜气。
妇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聊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