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平笙闻言修眉高挑,眸色复杂的扫了那老臣一眼,继而又看向尃帝。
“启禀圣上,臣「战神」之誉,不过是臣民念及臣战功而称赞的,这世上再有能耐的人,也没办法以一己之力抵挡千军万马,臣……”
尃帝鼻音里「哼」了一声,盘着核桃,没好气的开口。
“箫爱卿这是在推辞?”
“若是连你都不敢去。”
“那朕的山河,拱手让与乔家算了!”
第142章
阖府女眷全封诰命,这足以震惊整个大召国
尃帝显然是动了怒,满殿文武顿时齐齐跪下,战战兢兢地高喝。
“圣上息怒!”
尃帝冷笑一声,站起身来,盘着核桃的手负在身后,居高临下睥睨众臣,眼睛最后盯向箫平笙。
“箫爱卿,朕没想到,你享誉战神盛名与臣民敬仰,国用到你时,你竟然退缩,你可是贪生怕死?”
“你可真是让朕失望啊。”
箫平笙背脊笔直,闻言抬头看向尃帝,眉眼冷峻声腔温沉。
“臣闻圣上之意,是想要臣去陇南?”
尃帝哼笑一声,绷着脸瞪他。
箫平笙唇角牵了牵,笑的有些无奈。
“此去陇南,诸位皆知生路窄薄,既然圣上和满朝文武大臣,都觉得臣是最合适的人选,臣便是去送死,也不能有二话。”
这话说的,怎么听着这么怨念呢?
尃帝蹙眉,文武众臣伏跪在地,纷纷面色各异的看向他。
同样是跪着的,大召战神跪的腰背笔直,瞧着不卑不亢,说的话直白到有些噎人。
“只是圣上,臣有话不吐不快,没人不贪生怕死,箫家上数十代人,却都是为家国社稷死在战场上的。”
“能在帝都安稳呆着享受荣华富贵,谁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上赶着送死?”
“圣上顾念朔王未娶妻无子嗣。”
“其实臣,也是箫家仅剩唯一的男丁,臣上有祖母与寡母,臣的娘子刚过门不久,臣膝下,也还空旷呢。”
“臣并非贪生,但臣的确怕死,臣死了,箫家老弱妇孺,又该托付于谁?箫家香火,就断在臣这里,臣后顾之忧不能安定,自然会心生退缩。”
“故而,还请圣上体恤。”
大殿内寂静无声,像是落根针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晰。
梁安德小心翼翼看向帝王,尃帝的脸色铁青,显然是被堵得无言以对了。
朔王憋着口气,悄悄打量了眼箫平笙,下意识咽了口口水,想起之前与箫平笙说好的,他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开口道。
“圣上,箫将军年轻气盛,又肩负重担,话虽然说的白了些,但所顾虑的,的确是人之常情,也能谅解。”
尃帝鼻腔里出了口粗气,龙眸含厉看向他,没吭声。
——狗屁的后顾之忧,当初请旨领兵抵御北翟时,怎么不见他有这么多后顾之忧?
——这是给他唱什么大戏呢?
——箫平笙,分明是在提防他。
——箫家老弱妇孺是吧?成!
朔王扯唇gān笑,语声低了些,“后顾之忧嘛,换了谁都有……”
“念及你新婚,朕给你三日时间准备。”
尃帝懒得听他两人一唱一和,不耐的打断朔王,转身坐回龙椅,语速果决。
“此去陇南任重而道远,派给你两千神武卫差遣,另许你带五百亲兵,若齐国公果真有反念,你可先斩后奏。”
“至于你所谓的后顾之忧,朕许诺你,此番不论你是生是死,是成是败,朕都护你箫家女眷余生荣宠不衰,册封的圣旨,回府去等吧!”
箫平笙垂目叩首,“谢圣上……”
朝会散后,箫平笙与朔王并肩离宫。
朔王搭着他肩头,长叹一声,“我能做的就到这儿了,不过,我还是那句话,说不定真是你想多了,我当真不觉得,圣上会算计你,你今日这番作为,定然惹他不快了。”
箫平笙面无表情,“但愿是我多虑,不过,有备无患。我不在的日子,辛苦你替我多关照她们,归来那日,必定重谢。”
朔王「嗨」了一声,拍了拍他背。
“好说,你先去吧,且还得好好安抚你那如花似玉的小娘子,本王去趟御书房,替你美言几句。到了日子,亲自送你出城。”
箫平笙点点头,目送他沿着宫道离开,继而转身出了宫。
宫门外,江昀律还等在马车前,远远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