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十三岁的时候,就熬不下去了。赶上北疆蛮族叩关,皇上夺情命你祖父出征,你祖父就带着你姑姑去宣同了。”李氏遥忆当年,当时还是新媳妇呢,孩子都还没生,看着府里这一团乱,公公出征,庶女不敢留在府里只能带走,自己嫁的还是个庶子呢,只觉得眼前一片黑茫茫。好在丈夫争气正直,总算熬了过来。“年年巡边,你祖父必然争取北行,是为了什么?如今你姑姑回来,你祖父还是防着没敢大意的,就怕夫人给添点堵。整出一院子夫人还不知情,看吧,最迟明天,必然有一群奴才被发落。”
“那姑姑是要在我们家常住了?”谢玉洁有点儿雀跃,是不是以后家里会很热闹,去给祖母请安也不会太难受?有故事的姑姑,会给家里带来不同吧?
“常住是不可能的,我估摸着肯定是你祖父没跟你姑姑商量直接把人带回来的。她京里可空着一座不亚于咱们府的永宁侯府呢,太夫人去世后,她留下的下人大多数都给了你姑姑,有些跟着去了宣同,有些后来就在京里看着侯府。”李氏拉着女儿交代,“你喜欢可以常去憩园玩,你姑姑为人光风霁月,两个孩子看来也教的很好,但有一个,如果她跟你祖母有争执,千万走远一点,以免误伤。”
这边李氏母女俩谈论着,憩园里边也正热闹着。憩园并不是那种中规中矩的几进院子,房屋错落在园子中间,假山亭阁,玲珑别致。园中尽种槭树,此时初秋,树叶开始染黄,主路直通园内正堂,昆吾集,卫国公之父老国公晚年常于此消磨时光,教导子孙,推兵演武。昆吾集里据说收藏有老国公爷毕生珍藏名刀,还有诸家兵法。正堂前是一个小演武场,欲入昆吾集,先过演武场。正道的中间处,左右各有两进小院,正好谢灵雨带着关刀住了左边院子,关雎自己住了另一边。小厨房靠近演武场,跟着过来的厨房管事婆子自去收拾,二三等下人安排在园门倒座的两排屋子里,因是后院,男仆均安排在了府外。
“小时候,我最喜欢来这憩园玩了。祖父让爹爹承了爵,自己躲在这憩园荣养,多少自在。我几乎每天都过来,帮着祖父擦他那些刀枪剑戟,祖父见我喜欢,由着我每天在演武场摆弄点花拳绣腿,说是强身健体。”谢灵雨满是眷恋,边走边跟孩子忆起童年趣事。一行人进了左边小院,穿过两间抱厦进入堂屋,一水儿的紫檀家具,正中是暖炕,两边各摆一对七屏卷书式扶手椅,配高几。东面是卧室,西面与堂屋用博古架隔出一小书房,中间小月亮门。
“祖母在的时候,给我布置的房间就是这个样子。”谢灵雨在炕上坐下,关雎也坐到另一边,关刀几个屋子乱串,荷风在后面追得满头大汗。“晓烟荷风你们俩赶紧把这小混蛋抓去洗洗脸,换身衣衫。雎儿也先回去看看那边可收拾好了,娘跟你刘爷爷聊聊天。”谢灵雨把俩小的支使走了。
“是的娘。”关雎偷偷翻了个白眼,微微蹲身行礼,带着焚琴煮鹤往外走,还不忘对站在门边上的刘忠说:“刘爷爷,我给你带了好东西回来,一会子打发丫头给你送去。”
“谢谢表小姐惦记,老奴可就偏了表小姐的好东西啦。”刘忠躬身送关雎出门。转回身对谢灵雨说,“大姑奶奶,您有何吩咐?”
“刘叔叔,你先坐下,喝口茶,跟我说说家里有什么忌讳,太久没回来,都生疏了。”谢灵雨盘腿坐到炕上,笑着问刘忠。
刘忠也不跟她客气,坐在下首,但也不敢过于放肆,只碰着前沿一点。“谢谢大小姐。夫人处事公允,前些年二少夫人一直想将南边的三少爷和五少爷接回京,夫人也甚是想念孙子,只是二爷不舍得,后来国公爷发了话,说孩子还是跟着亲娘好,况且二爷的林姨娘也不是一般的姨娘可比,所以最后也没将人接回。”
“哦,那如今府里有两位少爷是在南边了?”谢灵雨沉吟,手指一下一下敲着炕桌。
“是的,大房三房都比较顺遂,只二爷在外驻守,夫人牵挂的多了些,就把六少爷养在了身边,就住在芳庭的东厢。”刘忠斟酌着又说,“按说咱府里,少爷们满十岁都是要分了院子住到外院的,只是夫人尚未吩咐下来给六少爷收拾院子,怕是要过了中秋再说吧。左右都是自家姐妹,也没什么好避讳的。”
谢灵雨本来只是随便听听,后来怎么觉得不对了,她的雎儿可不是什么自家姐妹,更可怕的是最容易被说闲话的表亲。诶呦,之前雎儿讲过的那个故事是什么来者?怎么听着那么像。
“你一会子顺便帮我跟晴空递个话,明早备好车在东北角门等着,我得回侯府看看,没什么要收拾的话,我早些住回去。”不管了,还是离开能心安。
“国公爷那里……,大姑奶奶,国公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