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太妃如果心里不待见这门亲事,拖一拖是很有可能的,只要还没成亲,什么事都有可能,何况只是背一背,又不是真正的肌肤之亲,真有更好的,她老人家下得了狠手。”长公主对楚太妃的了解,显然比谢灵雨和关雎母女更深。
关雎听到这话一惊,看来老娘放心的早了,“那怎么办?母亲您想想办法,怎么听起来污过一次的楚郡主现在更危险了,破罐破摔把别人污的更彻底怎么办?”
都是聪明人,长公主稍一点拨就明了。
“看张家了。十三岁小了点,可也不是酒没有十三成亲的,张家如果很想结这门亲,就应该懂得打铁趁热。新娘子太小先不圆房就好了,把菜夹到碗里才是自己的。”长公主也没办法,两家没要求,皇帝都不能给强行定下婚期。
“看来要想想办法了。”关雎又忧郁了,“阿蒙身边,儿身边都要加派人手,还要提醒尹伯母小心她家的幺儿,真的,千年防贼这活,哪是人干的呀。”
关雎素来不喜在同一件事上面纠结太久,也不会因为专注一件事儿忽略了其他,世上的事情千丝万缕互有瓜葛,说不定推开这扇窗就看到对面的大门呢?好管闲事有好管闲事的好处,这不,南阳郡主遣人来跟她说谢玉湘的事,还真给让她触类旁通,逮到了空子。
因为卫国公府放松了一点点的警惕,吴郡王府的探子在某天黎明之前,所有人最疲乏困倦之时,成功闯进了谢玉湘的小院,奉上了吴郡王的书信。
谢玉湘并不接,只背着来人偷偷擦去眼角的泪痕,颤抖着声音说,“既是无缘,何必强求。一别两忘,各自心安。”
来人着急,一位谢玉湘是一般女子在拿娇,自然而然说道,“姑娘,郡王爷一心挂念,苦无相见之路,请姑娘勿怪,定有团圆之期。”
“军爷不必多言,小女子若不能有助于郡王大业,决不愿拖累郡王名声。”谢玉湘惨然,“吴国公府最近极力游说祖母让我重归欧阳五,祖母年事已高,小女子不敢忤逆长辈,亦不愿辜负郡王,若无两全之计,怕是今生无缘,只求来生再会。”说罢转身进了内屋,不再理来人。
果然,有竞争才有市场,吴郡王不敢直接跟卫国公府要人,也不敢偷偷抢人,所以就采取曲线救国的方针,这几天吴国公府,从国公夫人到欧阳五及其父母,分别收到各种威胁不下十次。简介造福了卫国公府,好几天吴国公府没人敢上门,上门也不敢提谢玉湘和欧阳五的破镜重圆话题。
“嘿嘿,这招好,把楚郡主捧成一个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的金凤凰先。”关雎敲着下巴,“楚汉名城,物产富饶,湖湘文化孕育了无数才子名士,在潭州经营近百年的楚王府,家底该有多丰厚啊?还不值得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