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墙这边了。”
“哦,明白了。我们现在练功去。”走到半道还回头确认一下,“要不明天去抢抢看?”
不过以上对话是瞒着关茅的,兄弟仨都不傻,让小毛儿知道,尾巴还不得翘上天了,更该肆无忌惮为非作歹了。
关定也是跟他们说了,明年春天都要去京营训练,就跟关刀小时候一样,一个月去个几天。“不能因为你们上面有大哥顶着,就偷懒,已经比他晚了一年了呢。”
关定跟谢灵雨给他们安排的功课,基本上是跟关刀小时候一样,倒也省事。曹家三宝也难逃此劫。曹斌直接就把人扔到永宁侯府,“你们哥哥学什么,你们也跟着学什么,正好作伴。”不过关雎觉得除了文武艺,也应该学一点生活常识,所以把她小时候教给关刀的东西整理一下,算是一门自然常识,又从账房找了个厉害的先生,教他们算术,关刀很热情,只要在家里,隔几天就给他们上医术课,还振振有辞,“多一技傍身,有什么不好的?”虽然关定和曹斌私底下对于关刀先生很不放心,可架不住他的教学热情高涨,也挡不住“春耕书院”孔院长的支持。
永宁侯府的学堂有了正式名字,是关刀受宝宝贝贝种地启发,给起的名字,还磨着衍圣公给题了匾额,下了重本,纯金打造,就挂在院门口,壕气闪闪。后来有人慕名来参观书院,刚到门口就差点儿被闪瞎眼。
说回正题,孩子们抗议,来两个三个老卫国公都顶不住,何况来了一群,基本上就只有任他们宰割的份了。所以下了课都不回家,直奔西市。为什么是西市不是东市?因为西市没去过呀。两组三胞胎长大了,懂的东西也多了,知道东对西了,那么有东市就应该有西市吧?
有求必应的老卫国公使了个心眼,西市人流混杂的咱就不凑热闹了,把人全带到关刀和昝在西大街上的奶茶店,喝杯水再一个个送回家,正好。关剑几个自认为是大人的,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这么多娃娃,姥爷哪里顾得过来,我们跟着去帮忙照看吧。”
孔大少学生都跑了,只好跟在后面,看着这老少一群人慢慢乱乱坐上车,才骑着马尾随而去。
关雎在家等着,先是等来了老王总管接不回宝宝贝贝的消息,“亲家太爷带着,要去西市逛街。老王总管不放心,也跟着去伺候了。”
这群娃娃隔三差五总要发作一下,关雎表示理解,只是,“怎么去西市?谁告诉他们去那里的?”
小厮当然不知道,小主子们经常到处逛,听说过西市也很正常吧?
半个时辰后,关雎见到回来了一个暗卫,“小王爷让回来取银子,他喜欢那家铺子,要买下来慢慢吃。”
关雎现在有点儿凌乱了,这是唱哪出?
“珍珠”开在西大街上,对面就是西市,周围也很繁华,对面原本属于曾经的承恩公府的悦来客栈也还在,生意一样那么好,就是主人不知道已经换了谁。奶茶店进门就是柜台,用图文并茂的餐单做背景,色彩斑斓看着很吸引。已经念书认字的宥哥儿大声念了一遍,小宝宝们听了很满意,都是家里大人不让多喝的甜甜的水,便排成一队在伙计的带领下向二楼走去。
老卫国公站在最后面,数人头,发现宝宝贝贝掉队了。这两不省心的,刚还想着关茅不在,意外发生率可以降低,却忘了这两个随时在书写意外的小家伙的威力了。
“宝宝贝贝呢?”知道丢不了,但还是要找回来才安心。
“在呢在呢,太姥爷。”两个小娃娃欢快地蹦过来,身后跟着一脸宠溺的老王总管。
宝宝贝贝背着他们的招牌金背篓,这个背篓在东市很出名,也有不少舍得下本的人家想仿着给孩子玩,可是黄金太软,就是做不好。关茅缠了关刀很久,都没有弄来一个,关刀说她长大了,想要就自己去想办法,结果璐郡王府这两个筐,就真的成了招牌了。上学的时候关雎会给他们在里面装上换洗衣衫,有时候他们自己带一两件玩具,或是喜欢的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从小培养的,别想上学的时候突然想要什么东西,就打发人回家拿。自从有了这背篓,每次上街,他们都要自己买点东西背回去,所以刚刚趁着大家挤进店门的功夫,他们已经从隔壁的武器店各买了一把小弹弓,还跟店主学会用了。
见到老卫国公,当然要先献下宝,“太姥爷,这个好厉害,要不要试试是给您看?”宝宝举着小弹弓。
在这么小只有几张双人台的店里试弹弓?老卫国公连连摆手,“回家再试,回家再试。宝宝贝贝口渴了没有?舅舅哥哥他们都上去喝东西了哦?”
“啊?快点快点。”把弹弓往背篓里一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