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宴欢聚,应该是三五知己坐,淡茶话家常,惬意怡然。可是作为今天的主人家,平王世子妃,客人还没到,却已经是心中忐忑,一大早神不守舍。
孟氏辗转了一夜,早上想清楚了觉得要跟丈夫平王世子先说一声,他已经去早朝了。
“娘娘,要不您跟王妃娘娘说一声?”正在给她梳头的苏提议,“本来请了璐郡王妃,就应该跟王妃娘娘说一声的。”那可是郡王妃,还是平王妃的晚辈。
“可是母亲说,最好不要,怕母妃从中阻挠,等人到了再带过去给母妃请安就好。”孟氏又犹豫了,今天因为她做东请客,平王妃免了她早上请安,所以才能在这里左思右想。
自家这主子,什么都好,就是对自己母亲太过于言听计从。因为平王妃不肯给小女儿作媒,莱阳侯夫人憋着一肚子气暗自想要跟平王妃别苗头呢。可是她却不想想,自己的大女儿会不会因此在婆婆面前吃挂落。“老奴说句打嘴的,今儿这事,它就成不了。璐郡王妃那是好拿捏的?叫来那么多夫人有什么用,张都督夫人不是还差点儿就在五军都督府门口给永宁侯夫人劈成两半。皇子姨母在那家人面前一点儿都不好使,到了也就是把主子您架火上烤,两面不是人。”这嬷嬷是孟氏的奶嬷嬷,自来当她是自己女儿看待,换个人是不敢这么掏心掏肺不要命地泼冷水的。
孟氏叹了口气,她何尝不知道,今天这餐饭过后,就算婆婆不计较,小姑子肯定也是不高兴的,可是,“到底是自家姐妹,不帮她一把,我怎么跟父母亲交代。”
苏帮孟氏把最后一根簪插上,“夫人也太惯着丽思小姐了。”孟丽思是老来女,比侄子外甥都大不了三两岁,从小父母捧在手掌心,姐姐又嫁入平王府当世子妃。家人自得,别人吹捧,这娃就越来越目中无人,眼高于顶了。
“她最小嘛,父母亲不惯着她,可惯谁去。”孟氏不以为然,“丽思算好的了,起码还识大体。就说那天跟璐郡王府的孩子打起来,她还主动退让了,换了永宁侯府那位二小姐,还不得打上门?”自从曲园一役,孟氏对关茅的残暴印象深入骨髓,平王妃还念叨过,可惜差辈儿了,不然他们家大哥儿跟关二姑娘正相配。幸好是差辈儿了,若是有那样一个凶残的儿媳妇,光是想想孟氏晚上都能吓醒。
苏闭了闭眼,“既然如此,丽思小姐就更应该绝了那个心思,真嫁入永宁侯府,那日子是好过的?那家的姑奶奶,大小都不是善茬,何况永宁侯夫妇又是出了名的护短。”
“嬷嬷你说什么呢,”孟氏不同意了,“当了大嫂还奈何不了一个小丫头不成?咱们府这位好惹?这么些年不也一直客客气气?”
苏不敢再说了,人敬一尺,我敬一丈,平王府没有什么姑嫂不睦的传闻,那是因为世子妃您安份,可问题是丽思小姐不像您呀。身为下人,她也只能尽责提点,再多是不可以做的。
孟氏想了又想,计较了又计较,最后觉得,关雎跟自己是平辈,自己还是嫂子,请她过府这种事,就算不先请示平王妃,顶多也就薄责一两句,不算大事,她只担心母亲妹妹所谋能否成功。却不知道平王妃从一大早就在等着她去告知这件事,越等越气,搞得其他几个儿媳妇惶恐不安,不知道婆婆今天怎么那么的阴暗,好像是要下大暴雨。
平王妃没等到来自首的世子妃,先见到了带着关雎直闯主院的南阳郡主。几个嫂子弟妹送了口气,这姑奶奶回来的好,天大的事她一来打岔,兴许就过去了。
“你这丫头,带着雎儿来也不先使人来说一声,应该让你几个嫂子迎一迎的。”平王妃拉着关雎在身边坐下,横了自己女儿一眼,这死丫头,自己娘家的热闹也要来凑。
“哎哟,小啾啾又不是外人,我带她回娘家,用得着通报么?白让嫂子们受累做什么。”南阳郡主不见外地坐在平王妃的另一边。
“郡主这话,倒显得我们几个都是懒得了。”南阳郡主的二嫂跟她关系也不错。
“要不我退出去,等你们来接了我再进来?”南阳郡主作势要站起来,她二嫂赶紧推她坐下。娘儿几个说说笑笑,居然都没有提起让人去通知世子妃孟氏。南阳郡主这姑奶奶回娘家她总该来打个招呼,何况她请的客人关雎还在这里呢。
宴席摆在世子妃的院子,关雎和南阳郡主本来是准备给平王妃请过安,就一起去看看,反正来都来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可是基于路上的奇遇,两人觉得,教的出西街一霸的那种家庭,跟那帮人一块儿用餐会消化不良,而且太失身份了。
“我就在我母妃院子,等着她们那群娘子军打上门。”南阳郡主毫无压力准备仗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