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19章 1119有了先例就会成为定例

第1119章 1119有了先例就会成为定例

就像苏云七说的那样,手下的人卷起来了,当主上的就轻松了。

贺相和吏部尚书开了头,逼得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尚书也不得不卷起来。

不卷不行,贺相和吏部尚书借着官员考核一事,在九皇叔面前落下了好印象,得了九皇叔的夸赞和交代的重任,只要他们不把差事办砸,未来肯定能得到九皇叔的重用,甚至有可能成为天下一统的开国大功臣。

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和刑部的尚书,虽然不想给自己挖坑,可也不想在九皇叔面前,留下一个无能、平庸的印象。

朝廷有本事的官员不多,但也不少,但可以肯定的是,想要上位、想要取代他们的官员绝对够多。

远的不说,就说他们身后王子戎、宋宴四人,就在等他们年迈无能致仕,好接替他们的位置呢。

为了不被人取代,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的尚书,就不能什么都不做。

至少,他们要在九皇叔面前,留下一个能臣的印象。不然,九皇叔以为他们无能,日后他们就会被边缘化。

是以,哪怕再不情愿,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的尚书,也得认命地起身,表示会积极配合吏部尚书,制定各部对官员的考核细则,并且……

“王爷,我们礼部曾组织过学子科考。这次定向选拔官员的科考,臣恳请王爷,交给我们礼部来办。”为了力争表现,卷过其他人,礼部尚书也是拼了。

反对……

他也想反对。

像以前,各家自己推荐、举荐为官的方式多好呀。

虽说为了避亲,不能推荐、举荐自家子侄,可在朝为官的同僚,谁家没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子侄呢。

我不能推荐、举荐自家的子侄,但我可以推同僚家的子侄。再请同僚推荐、举荐自家的子侄,彼此交换,皆大欢喜。

至于科考什么的?

他们倒不是觉得自家子侄无能,只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们家的子侄就是能考上,也不一定是考得最好的那个,能考到最好的官职。

推荐、举荐制就不一样了,只要他们还在位置上,但凡他们家孩子看上的官位,就不可能落到别人手上。

但是……

礼部尚书悄悄抬眸看了九皇叔一眼,认命地叹气。

九皇叔不是在跟他们商量,是在通知他们。

与其到最后被动接受,什么好处都捞不着,不如主动请命,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由自己来制定科考规则。如此,还能为自家孩子,争取一些隐性的好处。

“可!”礼部尚书主动领命,九皇叔自是不会为难。

至于礼部尚书的小心思?

九皇叔也不在意。

人非草木,怎么可能没有私心,没有私情。

老大人们兢兢业业为朝廷为差,他们的子孙后代享有一些优待也是应该的。

就是他,也愿意把好的官职,给自己的心腹。

他都有私心有私情,又怎么能要求百官没有一丝私心与私情呢。

私心、私情可以有,但一切都要在规则之内,不得破坏规则。

就像他带兵一样,手底下将领给自己看中的人,乃至家中孩子更多、更好的机会,但想要往上升,只看军功,不看出身。

同理,不管是礼部尚书,还是哪位老大人,他们可以给自家子侄机会,甚至把最好的机会给他们,九皇叔也是允许的。但机会给了,能不能抓住,那就要看个人本事了。

就像他会给王子戎、谢三、宋宴和顾随最好的机会。让他们跟在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大人身后学习,把他们派去最适合他们的地方建功立业,但若是他们没有本事,握不住这些机会,他们想要晋升也不行。

还是那句话,机会可以给予,但想要晋升、想要身居高位,就得拿出真本事。

……

有贺相、六部尚书的鼎力支持,不管是重新制定对官员的考核细则,还是以科考的方式,为贫困县城定选拔官员,都顺利的展开了。

这次科考只为几个贫困县城,定向选拔县令,并没有说日后所有官员,都要用科考的方式来选拔,没有断大家入朝为官的路,朝廷的官员虽有小小的不满,但也不敢说什么。

而且,公示上也说的明白,这次需要县令的几个县城都十分贫困,资源也极为匮乏,普通官员没有办法改善当地情况。

为了能让当地发展起来,朝廷这才以科考的方式,定向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前往这几个县城,只要身家清白,家族三代无人犯事者皆可报考。

不想错过《医妃宠冠天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