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山头的李安。看着张辽带着大军归来,心里也舒了一口气。
作为一个策划者,他知道计划始终是计划,还是要看实施者随机应变。
张辽明显是一个优秀的实施者。不管是领军作战的能力,还是对当下局势的把控都非常的优秀。
李安觉得自己可以把孙子兵法传下去,张辽明显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继承者,而且为人也重,情重义。
经过这一战,张辽对李安也是越发尊敬。如果不是怕吕布有意见,估计都直接拜李安为师了。
大军只在小山头休整了片刻,然后就走上了下邳城的归途。
路上张辽和李安双马并排骑行,李安正在给张辽士兵训练方面的知识。
“文远,军略方面我主学的是孙子兵法,我愿把它传授给你,你可愿意学。”李安突然转头对张辽说道。
一个是李安的确有惜才之心,觉得张辽是个可造之才。如果只当一个冲锋陷阵的将领,那就太可惜了,完全可以向统帅方面培养。
二是也有做投资的打算,张辽的资质,加上自己毫无保留的传授。相信他将来一定比历史上的成就会更高。
在这个时代,书籍是非常珍贵的。基本上都是掌握在世家手里。就算你得到了书籍,没有老师为你解惑,晦涩的内容你也看不懂,了解不了精髓。
张辽也非常清楚这个事情,书本到了他这个级别已经不缺了,缺的是有人给他解惑。
但刚开始跟董卓,后面跟吕布,都是名声狼藉之辈,自己以前在长安,也找过卢植等名将,可都源于自己的身份,都不愿意为自己解惑。
认识李安这段时间,简直比他从读书到现在,所收获的都要多。
“如军师不嫌弃在下,在下愿意拜军师为师。”
张辽连忙下马,直接拜到,态度无比之恭敬。他也不想管吕布,再不在意了,他是真正的被李安的才学所折服。而且有如此机会,他也不想错过。
“文远,不必如此。你我认识的时间不长,你为人聪慧好学,对领兵打仗方面极为有天赋,而且你对我有救命之恩”
李安下马扶起了他,接着说道。
“我可以传授你兵法。但却不能收你为徒。不过你放心,我会毫无保留”
“军师,这是为何。”张辽也有点糊涂了,古代都是恩师解惑。一般传授都是师徒传承。
“此事你就不要多问了,这本孙子兵法,是我在你追击曹军的这几天编写的,上面难懂的地方我都有注解,你且拿去观看,有不懂的地方随时问我。”
李安明显有自己的打算。看张辽如此疑惑也没有多说,从怀里拿出这本他注解的孙子兵法,反而对张辽交代。
“而且你不能向其他人透露你领兵打仗的能力是我教的,也不能向其他人透露。我擅长军略。”
张辽虽然对李安的要求有些奇怪,但是看着他如此郑重,也只好答应了。
但内心认定,虽无师徒之名,但有师徒之实。
下邳城外,看着被投石车轰砸凹凸不平的下邳城墙,自己又回来了。
哪怕出征的时间并不长,但自己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也不知道李氏母子可还安好。
随着城门打开,李安直接告别了张辽,赶回李氏家中,留下张辽一个人安置大军。
张辽觉得李安比他更懂如何,训练军队,排兵布阵,指挥将士。但好像对此丝毫没有兴趣。还让自己不要透露出去。
来到李氏小院,自己的内心也慢慢平复了下来,这里还是那么幽静,仿佛城外的战争和这一片天地没有任何关系。
敲门过后,李安静静等待。
“回来了”
李氏开门,看着门口站着,是这段时间自己朝思暮想的人。心中有千言万语,仿佛都堵在了嗓子眼,最后说了一句。
李安看着他眼角有些泪花。双手还有一些颤抖,直接上前一把,抓住他的双手,说的到
“我回来了。”
两人就这样,握住小手,看着对方。仿佛都有千言万语对对方说,但是又不知道从头说起。
“娘亲。是老师回来了吗?”房间里传来了张卓的喊声。
“你去屋里等着,我去做饭。”
李氏连忙从李安大手里挣脱出来,脸色红晕,说了一句就的逃往厨房。
李安看到他有点仓促的身影。嘴角的笑容慢慢勾起,这就是家的感觉吗?
真好,我一定要守护这一切。
“娘亲,老师回来了吗?”房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