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如果放在现在的地图上面,是属于河南境内,在黄巾起义之前也是水利发达,土地肥沃,颍川书院也在此地,当时也是世家遍地,属于比较富裕的地区。
随着黄巾军波才带领豫州黄巾军起义,豫州有钱有势的世家,成为了黄巾军的肥羊,基本上跑的跑死的死。
当时的黄巾军对于豫州普通民众还算比较好,大多数都是没有田地活不下去的本地人,加上前期也有张角的约束,对于民众没有太大的冲击。
但张角死后,波才战败被黄埔嵩杀死,波才的几十万大军就散落在了豫州,加上当时的朝廷不作为,豫州一片混乱。
随着曹操到来强力镇压,快速平定了豫州,也为豫州落下了隐患。百姓并不愿意服从官府管制,豫州现在山贼横生,甚至还有很多黄巾余孽,百姓也苦不堪言。
“世家果然是柄双刃剑,如果此地依然世家众多的话,相信世家也不会让自己待的地方如此混乱。”
看着前方豫州治所安城,安城内大小官员早已在城门口等待,迎接李安和于禁。
“豫州别驾王思,带领安城大小官员,拜见大人”
别驾属于秘书长类似的职务,也是刺史官职下的第一人。
“诸位不必多礼,以后还要多多依仗诸位。”李安直接上前还礼道。
“大人客气了,我们已经准备好宴会,为大人去去风尘。”王思说着迎着李安和于禁入城。
虽然无比客气和尊敬,感觉就像对待远方而来的客人一样,但自己可不是来做客的。
宴会上大大小小官员都自我介绍了一遍。基本上都是一些小角色,除了别驾王思,和治中郭铭需要注意一下。
别驾王思,在曹操打下豫州后一直没有刺史和州牧前来任职,王思一直都是豫州的一把手。
治中郭铭,整个豫州郡县大小官员任职都需要经过他的手,权力也是非常之大。
在宴会上看得出来,其他官员基本上是依附他俩。宴会结束后,于禁留下500精锐,给李安作为亲卫,自己则与大军驻扎在城外。
李安则让王思把豫州,税收水利户籍等各资料,都搬到后院。后院的一些女姬女婢侍从,一律驱散,只留下了几个烧火做饭的妇人,再让士兵把守后院没有他的允许,不得有人进入。
做完这一些,李安也安静下来,坐在书房查看资料,吕绮玲就站在他身后,默默的看着他办公。
一直到深夜,吕绮玲也没有离开,给他加油挑灯。放下手中的官员目录,李安双手按了发酸的眼球,还真的是一个烂摊子啊。
民生 水利失修,农业荒废。官员内部事务繁杂,无所建树。各地税收几乎没有。一遇天灾,百姓就只能背井离乡。只能先解决眼前的难题,一步步来。
这次遭灾的是东面三郡,魏郡,定陶郡,山阳郡。夏季因为黄河泛滥,水利失修,导致农田被灌,民众都颗粒无收。
纷纷逃难或者落草为寇,王思早在一个月前已经下令,各地封锁要道。不让流民大量离开三郡,害怕形成乱军。
这对于豫州其他郡的人来说,这政令是保护他们不受伤害。但对于受灾三郡的来说,断了他们唯一的活路。
现在三郡内官员每天的文书,要不就是有乱民冲击县城,要不就是请求拨粮的文书。其他各郡也好不到哪里去,民众勉强能养活自己。
除了李安没有睡之外,昏暗的密室之内,几人正坐在商议着什么?
“大人朝廷派人下来,若是他知道我们所做的事,那该怎么办?”
“毛头小子而已,若是安安分分,不必理他,若是敢阻碍到我们,就让他去死吧”说话的人目露寒光。
一大早,李安和于禁带领的大军押送着粮草,向魏郡出发。并让治中郭铭跟随,让王思留守处理各种政事。
在路上发现有很多关卡,问过郭铭才知道,这些关卡豫州都尉所设立下来的,为的就是不让三郡流民逃出来。
都尉田节手下有7000士兵,在王思下令之后,基本上把守着三郡要道,不让任何流民出来,现在人也在魏郡,防止乱民,冲击魏郡。
到达魏郡之后,你们才知道什么什么叫民不聊生,尸横遍野。魏郡太守准备的宴会也没心情参加。
直接安排粮食入仓,后派人在三郡发出告示,在魏郡放粮救灾。魏郡道路发达一些,而且正在其他两郡的中间,把灾民集中之后也好管理。
并开始征调城中的工匠,和壮民,在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