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逢纪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了邺城,准备接受袁尚的审判,但他内心知道袁尚可能会处罚他,但不可能杀掉他,自己完全可以搏一搏,看能不能立下大功。
对于逢纪李安也没有完全骗他,九真一假除了审配有投降的意向之外,其他的都是真的,就连审配的侄子审荣也的确想要对曹操投降,甚至在曹操离开之后还向李安写过几封书信。
“你当初领兵出去怎么保证的?5万大军就回来了1万?”袁尚一脸气愤,看着底下跪着的逢纪和张南。
“臣知罪,有负公子所托。”逢纪此时一脸悲痛,看着上方的袁尚和边上的审配直接认罪道,也没有为自己辩解。
“未将有负公子所托。”在这方面张南也非常有经验,一副要以死谢罪的表情,心中也是充满忐忑。
“罢了,你给我说说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么就莫名其妙就丢了4万大军去了”袁尚看着这两人,都是从自己还是三公子的时候就跟着自己,也没想过真的要杀掉他们。
逢纪明显非常了解袁尚,把事情的经过都说了一遍,只稍微改了一点点。
“这些乌丸人怎么如此愚蠢,都没有弄清情况就冲击盟军军阵。”袁尚听到事情的经过也是一脸蛋疼,自己放乌丸人来是用来讨伐李安的,没想到却把自己的军队给打残了。
对于逢纪和张南两人袁尚也没有重罚,只是对两人降了官职罚了俸禄,就打发狼狈的两人下去了。
“军师,我们要不要联系一下审配大人一起来做这个事。”出了大将军府的张南小心的对逢纪说道,张南觉得既然就都是一路人,完全是可以合作的。
“你小心点,功劳只有一份,现在我们又战败了,在大将军心中地位大减。如果审配知道我们的事情,可能会先杀死我们,再独自占那个功劳。”逢纪小心翼翼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对张南说道,想要打消他这个念头。
自从在决定回来,就是不想审配站在自己头上,甚至心中不愿他活着到曹操手下,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眼中透露着阴狠。
而此时的李安,正带着大军向邺城返回,虽然消灭了乌丸人这次隐患,可以让自己的骑兵队伍彻底瘫痪了。就算加上这次俘获的3000多马匹,也很难凑齐1万骑兵。
一路上李安都在考虑,是不是应该找曹操要点马匹, 觉得用步兵对抗骑兵实在太吃力了,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如果能把乌丸从幽州带过来的马匹都俘获了,那自己手下就可以添加3万骑兵,到时候不管是西征马腾,还是南下讨伐刘表,自己都能胜任。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荆州,刘备正在劝诫刘表趁曹操大军出征袭击许昌,刘表认为许昌周围还留有曹仁的10万大军,没有办法攻下,反倒会惹起曹操的不满,害怕把战火引到荆州。
不管刘备怎么劝,刘表就是咬死不出兵,这让刘皇叔只能每天在新野唉声叹气。
此时的中原大地可以说是非常的平静,诸侯之间只有曹操在上演吊打袁氏兄弟,其他诸侯也没有魄力此时撸曹操虎须。
带着大军返回邺城的李安,看着依然耸立的邺城,也是一脸头痛的表现,只能下令安营扎寨,继续和邺城的袁尚耗着,希望逢纪这步棋可以拿下邺城。
在大军在邺城外驻扎两天之后,李安收到了逢纪偷偷送出来的书信,李安没想到这货居然这么狠,居然想牺牲审荣搞死审配。
李安直接让送信的人回去,告诉逢纪自己同意了这个计策,等自己的信号,刚开始李安只想按袁尚不信任审配,到时候逢纪张南再配合自己理应外合。
一连4天之后,李安终于再次接到了城内的投降党的书信,对于他们想打开外城,放自己进去直接否决。
邺城可是有三道城门,以现在审配的防守力度,就算自己进入了瓮城也拿不下剩下两道城门,而且瓮城那是进去容易出来难。
直接让回信让镇守外城的审荣等人不必着急耐心等待机会,并写下信件许诺其高官俸禄,还写了一封密信,让他们秘密托人送给审配。
第2天一早,一直在城外相安无事的李安大军,却开始投石攻城,哪怕是这些投石机,对邺城造成不了什么伤害。
而城内的逢纪却趁审配去巡城时,秘密会见的袁尚,不一会儿就看着袁尚带着亲卫出了大将军府,来到校尉审荣的府邸抓住了审荣,大肆搜查了一番,发现众多和曹军的秘信。
记载着高官俸禄的许诺,还有袁尚人头的价格,最让袁尚愤怒的就是自己最信任的审配好像也和城外的曹军有书信来往。
一旁被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