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出城防守大大超出了蹋顿的预料。
“大汗,我们该怎么办?”
他们的心腹将领也提出了疑问,他们本来是准备用骑兵慢慢孤立徐无,让汉军孤立无援,然后再一点点蚕食汉军。
可汉军出城,在徐无北面草原安营扎寨,就好像在等着自己决一死战,这打破了先前所有的计划安排。
“既然汉人要决一死战,在平原上我们乌丸人还没有怕过谁。”蹋顿也沉思了一会儿,才站起来对身旁的心腹说道。
“可……”
“好了,别说了,此时士气高涨,正是决一死战的时候,下去让将士们做好准备”
蹋顿看着领命离开的心腹,心中也知道,决一死战对现在的乌丸族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哪怕是击败了汉军,也会损失不少族内的壮年。
可对于蹋顿来说,这是一个好的选择,不管族内伤亡多少,只要取得这次胜利,自己依然是个英雄。
而且蹋顿很清楚,这7万多万骑兵只是临时组织起来的,身后的部落也不是全都听命于自己,可以趁此机会树立威信。
而且不同部落组成的大军,只要时间一长,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到时候不管是士气还是战斗力都会受影响。
更重要的就是汉军,只是暂时逼退他们,汉人明年只会带更多的士兵过来,到时候自己还能有机会组织这7万大军吗?
而且这次汉人在幽州的最高长官也在这,只要能杀掉或者抓住他,说不定可以顺势夺取幽州三郡。
在蹋顿看来不管怎么说,这对他来说都算是一个机会。
而李安也在平原上做好了最后一战的准备,李安相信蹋顿一定会带兵前来。
从这段时间的进攻,和特洛的情报,李安也能看出来,蹋顿对乌安的掌控已经非常低了。
而李安所做的就是给他一个翻盘的机会,而蹋顿是一个野心家机会主义者,李安不相信他会放弃这一个重新回到巅峰的机会。
果然蹋顿不出李安所料,乌丸大量的骑兵开始朝李安大军这边赶来,而且越来越近。
而李安直接带领大军在一处缓坡摆开军阵,军阵两翼周围摆着一些运送物资的马车充当拒马的作用。
准备用这两种方式降低骑兵的冲击力。
李安和吕琦玲1万士兵坐镇中军,前军是高顺的2万大军,张郃周泰董袭2万在右翼,赵云曹休2万左翼,张辽带领2万骑兵作为后军。
9万多士兵摆开的阵势无比庞大,一眼望去全都是装备颜色一致的甲胄武器,士兵们都眼神坚定,气势如虹。
可以说这些已经是李安所有的家底了。
“轰隆轰隆轰隆……”
万马奔腾的声音由远到近,越来越近,震耳欲聋的声音和地面的颤动,让人有一股逃离的冲动。
李安看到地平线涌出来如同蚂蚁群一般的乌丸骑兵。
“这还是第1次在平原这么大规模的对抗骑兵”
李安有些感叹道,虽然这一次蹋顿是为保地位,无奈的进攻自己。
可自己又何尝不是想要快速的在北方站稳脚跟,才急切的想要消灭乌丸和蹋顿决战。
远方的蹋顿也看到了汉人的军阵,眼神也是刚毅无比,丝毫没有犹豫,连忙下令做出各种安排。
乌丸人的大军开始出现变化,看着还是那么混乱,但慢慢的分成了三波,而且骑兵也开始变得密集,战马的速度也慢慢加快。
这些骑兵很快就在即将来到的战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始紧密的和身边的同伴产生联系,大军如狼群一般行动狩猎。
李安每次看到乌丸人如狼群一样的协同作战,也不得不承认在草原之上这的确是最好的方式。
也是草原民族千百年所磨练出来的,每几人组成一个小团体,再以这样的小团体组成一个大团体。
每个人在团体中都各司其职,有自己的位置,无论是大小部落都可以以这种方式组建起自己部落的战斗力。
但李安却很清楚,这样的确可以把草原民族集合起来,形成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但这样的组合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不能持久,打顺风仗还好,如果遇到挫折,也容易崩溃。
蹋顿认为不会有人能在平原上阻止乌丸人的向前冲锋,乌丸骑兵将扫平前方所有的一切障碍敌人。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敌人骑兵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士兵的压迫感也越来越强。
“弩手准